101 手段(2/4)
消息传出之后,不少臣子就纷纷为此上奏章了。
有的奏章,是替太子说话,说太子年幼,一片孝心,是无心之过。大明朝以孝治天下,希望皇帝要奖赏太子!这中间,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崇祯皇帝都把上奏者的名字记在心中,而后奏章留中不发。
有的奏章,则上奏说皇后带头做纺织的粗活,有失皇家体面,希望皇帝慎重考虑之。对于这些奏章,崇祯皇帝全都批示一个钱字,就打了回去!
没钱,缺钱,懂不懂!以此加深这种印象!
经过这么一闹,估计天底下所有人都会知道这个事情。所有人都知道,皇帝没钱,以至于不得不裁减宫内人手,节衣缩食,皇后都要靠纺织来补贴宫内用度。大明皇帝,是真得穷啊!
顺带着,崇祯皇帝训斥太子的话,也不可避免地传开了。
当然了,皇宫减员,肯定会引发担忧。崇祯皇帝在大年初一的下午,让所有人都担忧了一阵之后,才召集宫内十二监,二十四衙门的掌印太监。
所有人都早早地赶到了,每个人的神情都有点凝重。皇上把他们这些掌印太监都召集了起来,很显然是和大年三十宣布地要裁撤宫内用人有关。没有人希望自己的衙门被裁撤人手,对于皇帝要裁撤多少人手,他们很是担心。
此时,他们互相之间,也没了平时见面,不管是不是面和心不和,都会打招呼的惯例,一个个低头不说话,心中在斟酌着,回头要是皇帝问起来,那该裁撤多少人,又裁撤那些人,得给皇帝一个交代。多数人都在心中想着,回头一定要诉苦,争取给自己衙门多留些人。
崇祯皇帝来了之后,只是一看底下这些掌印太监的言行,便对他们的心态有了一分了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