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4/5)

薛国观这话,同样问得崇祯皇帝有点难以回答,因为这个时候,他也没有具体的想法。不过他还是有自信的,因为几个“金牌卧底”已经赶往河套。只要能知道敌人在干什么,怎么干,那针对性的行动,总会有办法的。

基于这个想法,崇祯皇帝便微微一笑道:“兵事上,薛卿不擅长,朕也不觉得奇怪。”

“……”薛国观听得张了张嘴,不过没法回答皇帝,因为他还真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大明朝中,并不是每个文官,都是卢象升,又或者是洪承畴和孙传庭这样的人物。

但兵部尚书,好歹是有点经验的,他正想开口时,却听崇祯皇帝接着说道:“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朕要是此时侃侃而谈,说怎么怎么就能怎么怎么建虏,那就是纸上谈兵了。随机应变,因地制宜,不拘形式打败敌人,如此答复可好?”

薛国观对于这种答复,就彻底无法反驳。于是,他在心中想着,算了,反正皇上英明神武,虽然还是不看好皇帝能打败消灭河套的建虏,但至少,应该不会败!随他吧:“这……微臣明白了,陛下圣明!”

等到这个时候,户部尚书终于出列奏道:“陛下,如今虽然朝廷有点钱了,但粮草却是紧缺。不知陛下要带多少人马,微臣也好有个准备。”

万历时期的三大征,把大明国库都耗空了,打仗,打得就是钱粮。要是有可能,户部尚书可不想有战事发生。

对此,崇祯皇帝也还是慎重的,想了想之后,便做出决定道:“骠骑营和磐石营以及勇卫营中的骑卒,就这么多吧。加上可以随时调用九边重镇的边兵,兵力上应该没问题的。”

说到这里,他想起后世的一些说法,便又补充一句道:“朕会看着的,打仗要能赚才好!”

打仗能赚?这怎么可能?文华殿内所有臣子,刚听到崇祯皇帝的这个说法时,脑海中第一时间冒出了这么一个想法。

不过等他们回过神来,忽然又没法反驳。

因为崇祯皇帝第一次御驾亲征,如果只是对草原战事的话,那还是真赚的。大军消耗的钱粮物资,可是要比最终大明从河套得到的战利品要少多了。不说别的,光是战马,那就已经赚翻了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