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8 智慧伊豆(为盟主岳氏肥牛加更11/11)(3/4)
崇祯皇帝其实在他们身上都有窃听种子,能够通过窃听种子反馈的消息知道他们的讨论。对此,不由得摇头。
崇祯皇帝之所以留在步军那边,是因为辽阳重镇有三万左右的建虏,这股力量,对他来说不可忽视。一定要稳妥解决,才能保证大军粮道。要不然,遇到军中没粮的话,就算有窃听系统,那也会打败仗的。
只是没想到,建虏真是到了气数已尽的时候,多铎竟然非常配合的把自己搞残了,甚至都不用明军这边动手,自己杀自己都杀了好多。就等于明军一到,辽阳就易手,三万建虏,最终只留下了一万多,当了收拾残破辽阳的劳动力。
也因此,步军和车营,几乎就没有在辽阳耽搁,按照每天六十里的行军速度,如今已经赶到了虎皮驿城。
说起来,这虎皮驿城的建虏倒也厚道,没有像多铎烧辽阳一样烧毁这驿城,在骑军经过之后,就四散而去,留了一座空城下来。
此时,崇祯皇帝就坐在城头的躺椅上,看着满天繁星和一轮弯月,不时看看窃听系统。就犹如有上帝视角一般,看看多尔衮、岳托等人的反应,再看看那些总兵的发言,坐看他们怎么对弈。
他发现,这些总兵有点不靠谱,谈着谈着,他们竟然就羡慕起军职没有他们高的李定国,在说李定国前途无量。也正是话题牵扯出了李定国,这些总兵才一致决定,不管能不能偷下沈阳,都会试试。就算不成功,搅得建虏睡不好觉,也有利于自己明天到达沈阳之后收拾那些建虏。
看着这些消息,崇祯皇帝便在心中淡淡地说道:“行吧,反正建虏已经是秋后的蚂蚱,不足为惧,你们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他此时关注的重心,还真不在沈阳的建虏身上。对于沈阳,那是必定会光复的,他过去,也是一种姿态,由他大明皇帝亲自光复辽东,如此而已。
此时的他,倒是关心倭军的动静。
托了英俄尔岱的福,崇祯皇帝通过他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已经知道倭军已经大规模在朝鲜半岛的最南端登陆。这第一批倭军的总兵力,大概是在十万人左右,主帅是德川幕府的老中松平信纲。
听英俄尔岱奉承他的话,崇祯皇帝便明白,这个松平信纲确实是能打仗的。他的成名之战,就是岛原之乱。
原本镇压这次叛乱的大将板仓重昌不但没有镇压掉叛乱,反而被叛军打死。然后就是这个松平信纲接手镇压,多管齐下,不但围困断绝叛军后援和粮草,而且还用了攻心之战,令红夷炮轰,彻底断绝叛军以为红夷会帮他们的想法。最终,很轻松地把这次德川幕府时代最大的叛乱给镇压下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