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 章 捡了个儿子(1/2)
宁无渊这伤养的极不太平。
将养期间,亲爹只在他回京之时来见过一面。
据仇杨事后描述,当时的他可以称得上是形容枯槁,形销骨立。
亲爹见此尚未如何动容。
这舅公倒是比谁都心疼着急。
送信来的羽鸦又被打死一只,不一会儿,府中下人就将他舅公的信呈了上来。
宁无渊彼时照旧在院中晒着太阳,亲眼瞧见了羽鸦从空中坠落的场景。
这送信的羽鸦,不同于信鸽,不容易被发现,但因着这乌鸦的天性,本就难驯,所以要训练出一只羽鸦,所耗不菲。
他的舅公却半点不心疼,算算这不到时日,折在他院子里的羽鸦少说就有十五六只。
“主公,这……依旧是催促您赶紧成大事。”
宁无渊一晒,命仇杨将信给烧了。
他这舅公也是个有趣至极的人。
想当年,他娘亲背叛了当今圣上,也就是他亲爹。
他亲爹将他娘亲囚禁在冷宫中数年,这待遇可实在称不上好。
那时这舅公可没半点反应。
后来,他娘逃跑之时,带上了他。
至今,宁无渊也说不清楚,他娘究竟是心底对他确实还有几分疼惜,不愿他在深宫之中当个没妈的孩子,受尽苦楚,因此才将他带在身边。
还是,只是单纯的想有个人质在身侧。
他跟着他娘回了清州,那时的清州早已变成了大齐的疆土,他们只得一路逃窜,最后投奔了他娘亲的老相好。
这老相好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着实是个好人。
他不仅收留了他娘,还收留了他,更有甚者,在他们未到之前,就收留了他的舅公。
之后一番周折,他不过是又被亲娘抛弃了一次。
本以为就此,他就与他们断了个干净。
没成想,他这舅公竟然能夺了权,转过身,还想起了他这个舅甥,主动与他联系上了。
宁无渊一生被抛弃数次,到了后来,已经谁都不怨了。
只是,这些人也在他心中彻底死了。
“信中还说,他们埋伏在城中接应之人早已准备好,只等您起势,可在一炷香之内,控制住几个城门关卡,为您争取半个时辰的时间。”
宁无渊半合着眼眸,瞧着懒洋洋的。
仇杨也摸不准他的心思。
既摸不准,便不敢有任何偏向,老老实实原话转达了,便闭上了嘴。
沉默是金。
只是今日,不放过宁无渊的不止他舅公一人。
府中传话的脚步声又急又密,远远的宁无渊便听见了。
他眉头轻皱,听着那传话的终于跑进院中,粗粗的喘了片刻,才开口说:“圣上又连下了三道旨,加派了三千精兵,还悬赏了万两黄金,说是定要取楚大人的脑袋!”
楚时究竟做了什么,如今整个京城无人不知。
可即便如此,说起要取楚大人的脑袋,那传话的下人,语气又急又怨。
宁无渊自己也没察觉到的勾了勾唇角。
楚时个会笼络人心的。
只是这表情还没舒展开,宁无渊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半晌,他终于睁开了双眼。
挥退了传话之人,他站起身,双手负在身后,淡淡道:“既然父皇不放过他,那这势该起便起吧。我倒要看看,是我先夺了这天下,还是他先杀得了楚时。”
楚时不知道,相隔万里,宁无渊为了他,也开始了紧锣密鼓的造反计划。
他如今正在为自己当初挖的坑奔走烦劳。
三个月前,他当场否了方涯的所有计策,大声表示,眼下他们努力的方向是扶持民生,大力发展农业。
如今,他便只能日日奔走在田间,查看百姓们的庄稼长势如何。
这日,一切都与往日没什么不同。
楚时走在田间,时不时停下帮农民解答一些问题,走的累了,便随便找个人家,搬个凳子坐上一会儿。
他亲民的形象早已深入民间,别说借凳子,就是借房契,估计这些农民都能同意。
楚时坐在王二家门口的长凳上,揉了揉酸涩的大腿。
突然间,小腿与脚踝连接处,一阵濡湿,他低头看去,不知何时,竟有只膘肥体壮的大黄狗跑到他身边,正卖力的舔着他小腿。
楚时伸手便撸了一把。
手感不错。
不怪他手痒,这大黄狗与他曾经养的那只十分相像,就连狗腿的模样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唯有一点不同,这只比他当初养的那只胖了一大圈。
楚时思绪又飘回了大齐那个院落里的时候,耳边响起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那声音听不出半点焦急,字里行间却透着急迫,于是显得十分敷衍。
那声音道:“大黄,大黄,你在哪里?你再走丢,我可就不要你了。”
楚时惊讶的回身看去,情不自禁的揉了揉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