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年关(4/4)
“这便是了。”钱嬷嬷这才安心。“倒不是说姐妹们不值得信任,只是别人屋里的宫女,谁知道是什么成色,有些话被她们拿出去乱传,倒变味儿了——贵人您从前见识得还不算什么呢,毕竟张娘娘生日,人到得还不算太齐,等今年年关,再看热闹罢……唉,也都是可怜人,在皇爷跟前战战兢兢的,怕得是不成样子了,扭过头来,照样地这样喜怒无常地欺负人……”
徐循现在再看刘婕妤,就有点明白她性子怎么那么张扬了。这事说穿了也很明白,徐循跟的是太孙,好日子在后头呢,现在张狂,把以后的福气都给抖搂干净了该怎么好?可刘婕妤服侍的是皇爷,好日子就在当下,现在不张狂,以后哪还有机会得瑟?
也许,就是这份对未来的不安,使得刘婕妤的脾气特别地古怪吧……徐循现在想来,也是挺同情她的,倒没那么委屈生气了。她叹了口气,“说来也是的,皇爷脾气不好,各宫就更该收敛些了不是。今年年关,别出什么幺蛾子,大家安稳过去,也就罢了吧。”
她的担心和期盼,都是有道理的。若是后宫妃嫔中,有人想找人捶打拿捏顿出气取乐,找到了太孙宫、太子宫两宫头上,除了她徐循,谁都不合适。拿捏何仙仙,听都没听说过的人,谁知道她是谁啊?拿捏张才人,贵妃娘娘亲侄女儿,有这个胆量吗?拿捏李才人,入宫多少年了,比你还大呢,有这么大脸吗?作为太孙宫里比较出头的根椽子,徐循是地位低、关注度高、年纪小、资历浅,谁要拿捏太孙、太子,她就是现成的把柄不是?要有麻烦,那也肯定是先落到她头上。
虽说有贵妃娘娘撑腰,但多事不如少事,徐循现在是很真诚地期望着事别来找她,她想起来,就很头疼。
不过,话虽如此,但该来得还是得来,等太孙回来后不久,宫里就进了腊月,进腊月,这礼仪就多了,徐循进宫的次数,也下陡然增多了起来。——换句话说,那就是妃嫔们吹毛求疵、撒疯撒气的黄金时段,也随之来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几天关于剧情进展慢的评论看到了很多
说实话这篇文本来真的觉得十几万字可以结束了,因为打算说的就是一些宫廷生活中的琐事和乐趣。没有人是你争我斗过一辈子的,在大部分的宫廷里,生活最主要的弦律恰恰就是和同等级的宫妃作为伙伴一块相处。
所以这本书名叫贵妃起居注,也所以太孙第八章才出场。
我可以很明确地说这不是一男一女的爱情故事,三十万字最后小循独宠后宫的那种。除了明孝宗这个命运多舛的大奇葩以外我怀疑到底有没有一个皇帝懂得爱情是要一男对一女的(其实我觉得明孝宗认识也不清楚,就是被万贵妃搞怕了),我更不觉得徐循有胆量和皇帝提爱情,说真的,她知道爱情是什么吗?如果想要看到这种你侬我侬生死相许的爱情故事,估计这本文要让你失望。想要看到黑暗阴沉没有谁是好人的宫斗故事,这本书也还是会让你失望。别说现在没儿子没什么好斗的,就是有了儿子那也没什么好斗的,明代的继承铁则就是嫡长子继承,相信不会有人以为明代宫廷里毒杀皇子是家常便饭之类的吧,这在历史上任何一个稍微正常点的宫廷里都是不可能的。
但不是说太孙和小循之间就不会发生感情,怎么说呢吧,皇宫也是人住的,是个人那就得活啊,这本书就是想说说,在相对正常和睦的后宫里,一个妃嫔到底是怎么生活的。如果看那种阴暗系和YY系宫斗看得疲倦了想要换换口味,倒是可以看看这本,这本来也就是贵妃写作的原意,阴谋诡计写累了,脚踏实地、鸡毛蒜皮,换换脑子。
觉得有必要先表白一下,怎么讲,你怕看文看到最后不爽,我也怕你买文的时候期望值不对是不是,看完了很失望这个我也过意不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