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水滴(5/5)

“也不是,那街坊里已经有几户得了的,奴婢过去时,正遇上街坊良医出诊。”邱大德道,“不过米翰林病况还行,听其意思,再吃几贴药也就能痊愈了。”

疟疾就是如此,一旦发作就是一个街坊一个街坊,而且越是天热、潮湿,发起来就越快。徐循小时候家里就发过一次,吓得徐师母拖儿带女回了娘家,在山里躲到了中秋节才回来。概因小儿体弱,一旦染上了很容易夭折。徐循现在膝下一双儿女,如何不担心这个?听说米翰林病情轻,料应无妨,方才放下心来,放过此事,继续预备端午节。

谁知道,这种事病起突然,真是防不胜防,当晚还好好的呢,第二天便有传言,说是外廷有内侍开始打摆子了,第三日邱大德上值时候,颜色就不对:他之前被派去探望米翰林,难免留心疟疾消息,生怕自己也染上了,据他说,景山西面一排屋子,已经有七八个发病的了。

“打摆子这病,起病最快,”刘太医立刻就被叫到宫里来了,皇帝也被徐循请来,他是在军中呆过的人,一听徐循述说就沉了脸,现在听刘太医回话,也是一脸担心。“若是间日,那倒无妨了,多数还好,若是三日疟,那就凶。如今宫里诸位,看来还是间日疟,只要按时用医用药,料应无妨的。”

徐循本来还纠结呢,这回可好,不用选了,她干脆道,“好,那就把此事交给刘太医了。”

她看了皇帝一眼,见皇帝没说话,便道,“内安乐堂那两个大夫,实在庸碌不堪,当此绝对不能信用。内廷多人聚居,一旦病情扩散,后果难以设想。我意将他二人撤换,以你和周太医为主——”

又扭头道,“大哥,你看如何?”

皇帝点头道,“如此也好,另外有什么可以预防的汤药也熬煮出来大家分食——先给孩子们吃些。”

他有些心神不宁,叹了口气又道,“你先做主吧,我到文华殿那边去。”

他这估计是要去开内阁会议,布置防疫工作了。徐循也不诧异,虽然应对疟疾似乎是毫无办法,但好歹要搞搞,不然真的流行起来,北京城简直要臭气熏天了,更不知道这一次要死上多少人。京城的火灾、水灾和疫病,皇帝一直都是很挂心的。

送走皇帝,徐循和刘太医商量片刻,便定下方针,她直接手书一令,派人到内书堂把那些没毕业的医科生调来,随刘太医一道去接管内安乐堂。

作者有话要说:好了,连续第三天没睡好,我人发飘的

抱歉大家等了7分钟……我去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