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心思(2/5)

前有内侍喝道,两人进屋时,首辅杨大人已经跪在地上等候了,太后忙吩咐,“左右快扶起先生——先生有年纪的人了,不是早都说过行半礼就行了吗?——你们也不劝着!”

首辅杨大人恭声给太后、太妃行了礼,“今日求见,乃是送奏疏来的。”

一般来说,奏疏都是内阁写了票拟,直接送司礼监,司礼监转呈皇帝,皇帝认为有需要召见大臣,再派人过来召唤。首辅主动请见送奏疏,是比较罕见的情况,太后冲徐循使了个眼色,夸张地叹了口气,方才道,“可是有何军国要事,需要商量?”

“阁臣体面,已是岌岌可危。”首辅杨大人沉声道,“此亦为大事也,请娘娘明察。”

这略带恐吓的口气已经算是客气的了,过去一个月里,更过分的话首辅大人都曾说过。换做十年前,首辅大人肯定不能这么对宣宗章皇帝,更别说二十年前这般对太宗文皇帝了,奈何权力并非永固,长达七年的大权独揽,已经使得内阁在内廷跟前,有了很重的权威。太后即使不喜被如此对待,但也只能和徐循一样,忍着耐着,这口气,注定是永远都没有报偿回来的一天了。——身为顾命定策重臣,朝廷压根无法亏待如今的几位老大人的。

此事陆陆续续都拖了一个月,眼看就要过年了,也还没个定论。徐循用屁股想都知道首辅大人想说什么——反正不脱西杨的功勋,西杨被攻击的害处,以及御史没有证据便妄罪次辅的不妥之处等等,总之便是又一次催逼太后让步便是了。

而太后的心思,她倒也是清楚的,就如同她管事时被压制一样,太后也受了不少臣子们的腌臜气,这些糟烂污的事,她看得不会比徐循少。早就憋了一大口气在心里了,现在东杨难得露出这么大的破绽,而且奏疏还是有眉有眼,说得和真的一样,从大臣们的反应来看也的确不是造假。她当然也想借此掀起一番风浪,好好端正一下内阁的态度。所以两人就在这杠上了,谁也说服不了谁让步,这才拖了快一个月还没个结论。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徐循对此事本来没有多少看法,但今日太后把她拉来,明显就是希望借重她的能力了,只她也不知道太后到底是什么心思,在旁静听了一会,大概也掌握了现在矛盾的焦点:太后的意思是,空穴来风未必无因,让都察院查一查,反正东杨如果身正不怕影子斜,那就是随便查,也能还他一个清白。而首辅的意思是,对这种无根无据的谣言,就应该坚决驳斥,去查都是中计了,都是对不起东杨多年的辛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