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思想攻势(3/4)
最后声情并茂的说出是大唐拯救了他们,接纳了他们,把他们迁往庆州,让他们在河套丰腴之地休养生息。
拓跋家几兄弟有意淡忘,新生代的党项人自然不记得他们的历史,而李思忠制造仇恨,抗拒大唐的同化,让党项人中生出一股逆流。
好在这股逆流被李晔及时掐灭了。
谎言讲一百遍都能成为真理,更何况这些是确确实实的历史。
作为后世人,李晔自然知道舆论宣传的威力,不亚于人脑中的yuán • zǐ • dàn,后世的被西方忽悠瘸了人和国家还少吗?毛大熊二印三……
党项苦力们的抗拒渐渐消失,干活的热情也在不断提高。
李晔虽然身在长安,但整个渭北、鄜坊、夏绥、河套地区的风吹草动都在他的眼前。
大量皇城司人员分散其中,对党项人的精神状态、服从程度进行评估,然后呈送于皇城司的四大统领手中,不经过刘全礼的手,直接呈现在李晔面前。
这也是没办法,中晚唐的历史,就是一部宦官嚣张史。
什么东西都要防着点。
鉴于忠义堂在党项苦力的成功,李晔干脆把这套宣传攻势扩大至整个异族族群。
草原上来的大兄弟比较朴实,有个落脚地,有口饭吃,也不计较什么。
至于历史,大草原的族群如同走马观花一样,比中土的民族融合还要剧烈,犬戎、鬼方、匈奴、鲜卑、突厥……
你方唱罢我登场。
不是被融合进新的草原民族,就是融入中土,牛叉一点的,跑去西边闹腾,或者无声无息的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