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 打仗的本质(3/5)
听刘伟超说了这么多,特别是说到了有关江山社稷上,崇祯皇帝终于一脸严肃地对刘伟超说道:“你说得有道理,有些地方,是朕想得不够!”
“打仗,其实就是打后勤,就是耗钱。如果一直耗钱,朕就是再抄家,也没法支撑下去的!”他一边想着刚才刘伟超说话的心得,一边总结道,“而且如今朝廷基本上难以收到税收,全靠朕之前抄家所得在支撑着,虽然还有其他补充,但是其实还是入不敷出的。哪怕像这一次的宁远大捷一样,虽然很快就结束,并没有消耗多少钱粮,可对前方有功将士的奖赏,依旧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又不得不支出。”
“如果宁远之战陷于僵局,那所耗钱粮还不知道要有多少。前方将士的伤亡,补充将士的招募等等,更是要有不菲支出。朕既然当大明的家,就要学会精打细算。如果只是凭着朕一人之喜好,把江山社稷置于危险之中,百年之后,都是无颜去见太祖皇帝!”谷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表情严肃地说道:“这个洪承畴,朕决定了,准其投降!”
听到崇祯皇帝听劝,刘伟超便笑了下,然后对他说道:“如果就我个人的意见来说,我认为,那些主动投降建虏,并且为建虏出力的,我就觉得该杀。至于那些走投无路之下降了敌人的,虽然说这种行为肯定没法鼓励,但是要有可能,我还是倾向于严惩第一种的。”
说完之后,他便举了个例子道:“比如说我之前给你说得那个范文程,他是大明秀才,主动投靠了努尔哈赤,而后一心为建虏出谋划策,还亏了他说他的祖宗是范仲淹,我估计,像他这样数典忘祖的,范仲淹要是有在天之灵的话,也会劈了他的!”
“对,这种人最是可恨!”崇祯皇帝一听,立刻就共鸣道,“还有那些晋商,为了一己之私,勾结建虏为祸,也是该死!”
刘伟超一听,当即向崇祯皇帝竖起一个大拇指道:“没错,就是这样的原则!”
崇祯皇帝和刘伟超取得共识,很是开心,便继续问刘伟超道:“你觉得,已经投降的这两个人,朕该如何用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