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0 语惊四座(3/4)

此时,在这崇祯二十一年的这个年末,崇祯皇帝最为高兴的,是他找到了不需要花费多少钱却能办很多事情的办法,那就是通过发行股票来成立国有控股公司,充分利用民间的财富。

这个事情,是他以前没有想到的,算是意外之喜,效果还非常不错!

这不,他手中拿着的一份奏报,就是来自琼州的宋应星,说因为有电话公司采购电线的订单,使得他手中的资金充足,不但招到了橡胶厂所需要的人手,还有余力,让更多的人去种植橡胶树。

根据宋应星的说法,橡胶垫硫化什么的生产,一切都很顺利,并且产量会随着越来越多的橡胶树成熟而提高。

不过虽然橡胶的用处很多,但是眼前最为急迫的,肯定是电线的需求,全国的通讯,需要借助有线电话来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电线的材料,主要是两种,除了橡胶之外,就是铜线了。在预期将来橡胶会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对于铜线的储备,也需要提前预备。

宋应星的这份奏报,除了报喜之外,其实就是提醒崇祯皇帝,不要忘记铜线这个事情。

对于这份奏报,崇祯皇帝很开心,因为电线的生产,一切顺利,很快他就能看到,有线电话在大明的普及。

而交通的便捷,通讯的几时与否,又是决定大明疆域到底会有多大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刚好,崇祯皇帝可是要当球长的人,正准备开疆拓土之际,因此这些因素集合起来,就是顺中加顺了。

高兴之余,他拿着宋应星的奏报,也开始考虑一个问题,就是宋应星提醒的有关铜线的问题。

诚然,因为大明新币的发行,减少了很多铜钱印刷的需求,节约了不少铜,但是,大明就没有多少铜矿可以开采,这一点,崇祯皇帝从刘伟超那边也得到了印证。

而根据刘伟超的科普,崇祯皇帝还知道,以后的电气时代,更是会对铜有极大地需求。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

不过崇祯皇帝倒也没有多发愁,如今国力强大,军力鼎盛,有这个基础在,大明自己没有的,完全可以把视线放到海外去!

按照刘伟超提供的消息,地球上最大的铜矿,至少在刘伟超的那个位面上已经探明的铜矿,主要是集中在南美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