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5 好事啊(2/5)
维持秩序的御史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过了好一会之后,才挥动净鞭,同时喝道:“肃静,肃静……”
过了一会,金銮殿内才安静了下来。
崇祯皇帝看着底下这些反对的主力,也就是文官群体,冷声喝道:“乡一级官员,八品最高,你们这些进士举人出身的,可愿意从bā • jiǔ品开始做起?”
bā • jiǔ品是县丞,典史之类的官,属于乡一级的衙门,比县还要低的话,理论上最高是九品。寒窗苦读,起点这么低,基本上要是可能都话,没人会愿意。
因此,崇祯皇帝这一问话,立刻就让金銮殿内的人愣了下。
崇祯皇帝也不等他们回答,然后继续说道:“乡一级官员,须得巡查地方,解民生之疾苦,总不能坐衙门里就能做事吧?都得给朕去地方真正巡查?然后是坐轿子,敲锣打鼓下村寨么?交通不便,有山村之类怎么办?这些乡级官员,就凭你们如今这样的读书人,身体吃得消么?”
“……”文华殿内继续安静,谁也不敢说话。
乡一级的设置,是为了解决地方上的宗法族规而设立的,当然不可能只是坐在衙门上,让如今当官的上山下乡的,好像确实有点为难。但是,那些武夫确实没问题,他们有多是体力。
金銮殿上,继续响着崇祯皇帝的声音:“还有,如今大明的退伍军人,可不会是目不识丁之人!军中有监军教导他们读书识字,忠君报国。一些基本的事情,他们处理起来绰绰有余。真要有他们处理不了的事情,就上报县一级便是!”
从崇祯十五年编练新军以来,军中各级都设立了锦衣卫监军,其中一项职能,就是教军中将士识字。从军至少三年,最基本的字,肯定是认识了的。
这一点,和以前的军队是绝对不同的。
崇祯皇帝扫视着底下这些臣子,还在继续说道:“还有,如今可是义务兵役制,所有到了年纪的大明百姓,皆要参军服役。由此,这退伍军人中,可不止是目不识丁的。加上有各地已经在大力推广公立学堂,到了将来,我大明的军中将士,人人皆是读过书的,可能用武夫一词来唤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