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四章 会合(2/5)

前者,孙权已经有了。这么多年来,无论做什么决定,他都习惯性地在内心深处另作一遍考虑:若事成,得益者是谁?若事不成,受影响的又是谁?整个过程怎样才能控制在自己手里?怎样不使某些势力参予其中?又怎样迫使另一些势力参予?种种问题,无不需要反复核算,才能够保持江东政权的平衡。

而后者,始终是孙权最缺乏的东西。哪怕他竭尽一切可能彰显自身的勇武,甚至不惜亲身射虎,可从来没有人把孙权当作父兄一样的杰出统帅,没有人相信孙权真的能挥军横扫宇内,开国建基。

愈是没有的东西,孙权愈是要竭力去争取。而在乱世中,威望这种东西,只能从战场上来。

按照孙权最初的安排,吕蒙、凌统、贺齐三人在有潘濬为内应的情况下,当能顺利攻破江陵。而孙权带领大军抵达的时候,便可以据坚城而仗大众,对抗形同丧家之犬的关羽。

如果能击败关羽,则江东在合肥之战后受挫的声势足以挽回,孙权本人的威望必将大涨。

只是,现在的战场局势被雷远翻天搅地,已经和初时计划大不相同。

先是雷远到了江陵城附近,厮杀一日,己军焦头烂额。迫得孙权从今日下午开始,就不断更改计划,反复催促水军加紧行船。不久前水军又火急禀报说,有轻骑逼近子胥渎,疑是关羽所部。

如此情况,换到半日之前孙权听说,只会觉得荒唐。从宜都到南郡,有谢旌等诸多守军分布,难道都是死的?从宜城到江陵,更有潘璋、徐盛这样的大将阻截,难道他们也是死的?

可这样的怪事偏偏就发生了。

既如此,孙权便不得不亲自出马,先破江陵。

江陵城的局势发展到此刻,攻守双方都已精疲力竭。己方上万生力军一旦投入,必定可以踏平摇摇欲坠的城池。对养精蓄锐许久的江东五校精兵来说,这一点也不难。董袭和诸多将校都确认过了,有十足的把握。

所以孙权相信,优势依然在己方。

当然,超出预料的局势变化,也难免使他焦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