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建设兵团(2/4)

先是新明,后是吕宋,紧接着又是辽东和蒙古。对了,还有南陆等地,大明虽然拥有这个世界最庞大的人口基数,可现在大明的人口还远未达到后世的十几亿之数,甚至连清末时期的四亿人口也相差甚远。

这些年,大明向海外各地,包括本土周边的移民人口总数已经超过了八百万之巨,这个数字如果摆在欧洲,足以是好几个欧洲国家的人口总和。

可是,在各处急需人口移民的庞大基础上,八百万的人口远远无法满足,别说是其他地方了,就连一个新明都满足不了。

按照军机处之前的统计,如果要满足各处移民人口数额需求,大明除目前的移民数量外至少还需要三千万甚至更多的人口数量。这样的数字以现在的大明根本做不到,要知道朱怡成在中原之战后整大明的人口在三千万五百万左右,等拿下西南的云贵两省后,大明的人口总额也没超过四千二百万。

这样算来,等于要把整个大明本土人口全部搬空才能满足各处移民的需求,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所以无奈之下大明只能用朝鲜甚至日本的人口作为部分移民对象,从而填补缺口。…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中曾今有大臣提出效仿西方各国殖民的方式,以少量人口控制当地土族人口的统治,从而调整大明海外领地政策。

这种方式倒不是没有借鉴之处,欧洲各国在世界的各处殖民地就是这么干的,相比大明而言,欧洲各国的人口基数大大不如,就算是欧洲第一强国的法兰西,整个国家的人口也不过近千万人而已。

英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这些国家的人口就更少了,多则几百万,少则近百万而已,而他们却能够在全世界各地大肆扩张殖民地,拥有比本土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海外领土,靠的就是欧洲特有的殖民政策,以少量的人口基础用武力压制,从而驱使当地人维持在殖民地的掠夺和统治。

但这个建议被朱怡成直接否决了,朱怡成虽然知道西方的殖民手段有着可取之处,同样在人口基础不足的情况下使用这种手段可以缓解许多问题,而且还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