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廖焕之(2/4)
这也是朱怡成仅仅招募部分兵员后就抓紧开始训练的主要原因,按照他的练兵之法,让一盘散沙的乌合之众变成合格的士兵起码需要三个月的时间,要知道他之前练的兵本就是义军中的精锐,个个都是上过战场沾过血的。而在桐庐招募的这些新兵除了极少部分外,大部分都是普通人,普通人要练成合格的士兵谈何容易。
该练还是得练,而且还得尽快。时间可不等人,桐庐之变的消息封锁不了多久,少则十天半个月,多则一个月,朝廷那边很快就会反应过来。
要知道桐庐是江中运粮要道,积压在桐庐县的军粮军械这些物资都是朝廷从其他地方调拨转运至浙江,以供围剿袁奇的大军使用。陈天安作为督粮官,主要负责就是把这些物资转运至杭州,而桐庐离杭州并不远,粮道一断,杭州方面过不了几日就会察觉。
朱怡成为了尽快练兵几乎把所有的招全使了出来,比如说以老带新、加大奖惩制度、亲力亲为等等,这些乌合之众勉勉强强渐渐有了点样子,但离真正的士兵还差得远。
时间,朱怡成缺少的就是时间,可惜他并没有这么多时间。除此之外,他还缺人,这个缺人说的不是缺普通士兵,他缺少能给自己做事的人才,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可以说现在的朱怡成除了董大山、王东等寥寥几个人外,真能用得上的半个都没。
“你是桐庐知县”坐在堂上,看着被押来的中年人,朱怡成和颜悦『色』的问道。
那中年人是桐庐知县廖焕之,此人并非进士出身,而是举人。举人从道理上来讲是直接可以成为官身的,不过这仅限于清初时期,随着清朝统治的日渐月长,再加上科举制度的走上正轨,清中期后举人的身份就没那么好用了。不过现在只是康熙时期,所以廖焕之以举人身份成为县令这种情况也不少见。
廖焕之的官袍早就被扒掉了,现在的他穿的只是一件普普通通的囚衣。也许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穿上自己县衙的囚衣一日吧,被抓获后廖焕之就被关进县衙大牢,直到今日才被提出来带到堂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