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十八章 老陈出山(3/4)
虽然这些兵力中有近半是骑兵部队,可大明眼下的骑兵相比普通步兵并不算强,再加上大明自江南复兴以来,由于缺少战马,对于骑兵的组建要薄弱许多,而且大明将领中真正能指挥骑兵的人并没有几个,再加上训练时间太短,如今大明的骑兵充其量只能算得上是骑着马的步兵而已。
而且8000骑兵,这数量看起来似乎不少,可实际上真正能骑兵作战的并不多,另外一万步军在蒙古草原展开攻势,其中意外性也极大。
要知道现在的大明已从冷兵器时代向火器时代转变,大明军队之所以锐利,那是因为拥有大量的火器配备和严格训练。可火器也不是万能的,如在神州作战,火器自然能发挥优势,但在广阔的草原作战,再加上地形不熟,大明的战斗力必然会打上折扣。
尤其是草原的天气变化莫测,一旦风雨交加,对于大明军队的阵列和火器使用影响也是极大的。所以董大山有些担忧马功成这一部是否能够真正起到牵制蒙古和清军的作用,一旦敌人仅分出一部分兵力同马功成周旋,而其主力援救辽东的话,这种情况并非没有可能。
当即,董大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对于他的忧虑,在场中人也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
“皇爷,马帅的牵制虽然听起来不错,可蒙古之地广阔,敌军骑兵来去如风,当年汉武时期,汉军同匈奴作战,起初一直未能尽其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此。直到后来冠军侯横空出世,这才扭转了汉匈局势。”
说到这,董大山又道:“永乐年间,我大明也曾多次北击蒙古,但每次虽得大胜,却未能尽其功,那些蒙古人见我明军所至望风而逃,而我明军走后却又安然回归,要解决蒙古并非那么容易,以其牵制同样如此,所以臣以为马帅那边不要报有太大希望,只令其为偏师,为辽东方向减轻压力即可。”
董大山的话让朱怡成表示认可,当即点头赞同。这些情况朱怡成心里也是清楚的,同时让庄岩进一步对牵制蒙古的方案做出调整,以尽力做到完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