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丘穆公墓(4000)(5/5)

吴良认同的点了点头。

这个“丘穆公”他其实是有那么点印象的,不过仅限于后世发现的史书中一句记载:“太公封齐,都营丘,命其三子镇守营丘,以封地为氏,而为丘氏,卒谥穆公,故丘穆公为丘氏之祖。”

至于《齐史》中丘穆公与其后人的那些经历,则完全是头一回听到。

当然,“左史倚相”这个历史名人他也是知道的。

此人名为“倚相”,官职是楚国“左史”,常以往事劝谏楚君,使之不忘先王之业,楚王遇有疑难常向其请教,誉之为良史、贤者、楚国之宝。

后世相传写出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的《左史》的作者左丘明就是他的孙子。

但其实这种说法并没有史实可依,也有人说是后世冒认。

不过不管怎么样,如果《齐史》记载非虚的话,这个“丘穆公”与其后人确实当得起齐国的“隐君”,也算得上是齐国国运的实际开创者。

并且。

“丘穆公”乃是姜太公的第三个儿子,这点不论是吴良所知的历史,还是《齐史》的记载都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他无疑已经是姜太公最亲近的直系亲属了。

再加上他的后人在齐哀公、齐胡公与齐献公三任齐王更迭中的所作所为,不由得便让人怀疑他们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尤其是协助齐献公反叛杀死齐胡公夺得王位之后,他们却举族迁往楚国的离奇操作,总给人一种根本不是一句“自知身负弑君不臣之罪”就能够解释得了的感觉。

若是真能找到“丘穆公”的墓,或许便有可能彻底揭开这段历史的真相。

或许在齐哀公墓中找到的木甲人、太公印、还有那两颗疑似“妖丹”的珠子,也与“丘穆公”有些关联,尤其是那方太公印,或许丘穆公这个儿子便知道它到底因何而造,又到底有什么功用……

于是。

“老先生,你说在《齐史》中发现了丘穆公的墓,在什么地方?”

吴良又忙不迭问道。

“这上面说,丘穆公的后人离开齐国,迁移楚国时,将丘穆公的陵墓也一同迁去了楚国,就在楚国当时的国都丹阳。”

于吉正色说道,“这地方我倒是知道,如今正位于丹江下游的南阳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