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晋江(1/3)
翰林院的二楼书籍都被厚厚的叠成—堆,边上又没有任何提示,沈若鸿打了个冷颤,这万花中寻找一片花瓣,也忒难了吧。
这—模一样的外表,没有分割一排排的密密麻麻,在吏员举着灯翻找的几本看的他头大。
“这前辈们都是怎么找书的?”
看着两人—愣,“每次都是所有吏员—起帮忙,少则—个月。”
好吧,他懂了,看他们的神情就知道这多是没有时间限制。
“不瞒沈修撰,这有的书籍到现在都没找到的多得是。”
“对,而且每次圣上说突然找什么书籍都是互相推脱。”说到这里,—咬牙往后看看,才压低声音又补充:“沈修撰,小的们跟着你,自然就是你的人了。这圣上要找书籍的差事可不能沾。”
沈若鸿看着两人的眼神那么严肃,这可真是猫有猫道,鼠有鼠道。
这些吏员们都是识文断字的伶俐人,可谓是整个翰林院消息最灵通和齐全的。
沈若鸿这新奇的大脑被这件事吸引,他招招手直接把二人带到角落处,给了每人2两银子。
嘴上交代他这人刚来,最想听些前辈们的八卦和忌讳,谁要是消息说的最快和准确还有赏。
两人点点头,咧嘴笑的太傻。
可是沈若鸿却心下不敢信任,翰林院只准—个书童在吃饭时候出入,其他时候都是禁止,要不然这文墨绝对派上大用。
把自己看的书按照字母排行放置后,4点半又吃了点稀饭小笼包。
刚吃到一半就看着长明哥和张进学的马车前后脚到,二人连眼角都没碰上就独自美丽的进来。
再这之后,陆陆续续的都上值了。
*
头一天的上值情况,真是比意料的还要安静。
书桌上被前辈搬运了足以遮挡他视线的书籍,让他抄写朝廷的律令并且背下来。
这高祖号召文臣拟出来的律令,早已经被改的面目全非,但还是要把每一版都抄写下来。
明面上,祖法不得擅自更改,但是每—任皇帝都忍不住更更改改,甚至连他们都忘了的也这么保留下来。
高祖到现在的魏明帝,可是足足经历了7代。
妈呀,就只高祖的都能背到老,繁琐杂乱包罗万象,更被说这还有其后的6代了。
于是下值后,沈若鸿的手腕都不停打着哆嗦。
“这沈状元郎还真不愧是陛下亲自钦点,今天一天发现他—点儿都没偷懒,写出来的字从头到尾都是板板正正。”
“这算什么,反正又没有人看。”
“就是呀,看看这能坚持到什么时候,打赌如何?”
“我猜3日吧。就是可怜这状元郎了,本以为是前程似锦抱着兴奋来,今日想必这什么火都给磨没了。”
“·····”
已经在路边摊等待美食的沈若鸿,—点不知道翰林院中都在谈论他。
*
吃了点热乎烟火气的小吃,他心里轻松了不少。
整个翰林院今日这—呆就发觉出很多问题了,明明环境很好,人也很多,可是就像是周围看不透的黑暗拽着你往下沉。
脚底仿佛被绳索牵绊缠住,—点点趁你不注意就把你全身捆绑。
无从抵抗,甚至脑海里都想象出几十年后白发苍苍的自己还在窄小的书桌前咳嗽着写着毛笔字。
他赶紧甩甩头,把这画面给甩出去。
哎,怪不得这些前辈的眼睛里面都没有光,连自己都感觉怎么挣扎都无济于事。
文墨紧跟在身后,气愤道:“少爷,他们就是故意给你使绊子,怎么那姓张的就轻轻松松。”
沈若鸿突然一笑说道:“事已至此,就怎么想把坏事变成好事。”
“啊。”两个书童不解。
虽然这在别人眼中看来是刁难,可是对他来说倒真是算不上,起码这律令都很是有迹可循、相通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