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晋江(1/2)
这次可惜没见到女神,只是她的侍女来递给他荷包,所以他只能失落的把用红布包裹的梳子递给侍女转交。
走出毅勇伯府,他摸着荷包上面的千里马图案,心里才有些慰藉,这次或许是为了相配,整体用的是青草绿的颜色,只有枣红色的骏马高高抬起的前蹄甚是威风。
书童看着上面的图案,怎么都看不出来哪俊了,可是少爷小心翼翼的一会儿藏在袖口一会又放在怀里。
“少爷,这你怎么不系在腰间呢?”
“那怎么行,这个是大小姐专门特意为我缝制的,只能我自己看。”
两个书童面无表情,哑口无言,只是对视中看到了深深的无奈。
明明只是吃了8成饱,现在却想吐。
跟着满面春风的少爷买了枣泥糕、板栗糕、甜米糕、小米糕····等各色小吃,看着少爷两手空空的说着买买买,然后盯着卖冰糖葫芦的不动弹,直接过去买了一串。
“这吃完饭来上一根,真是解馋又去腻。”沈若鸿本想买上3根的,可惜书童都摇头。
两手满满的书童摇头同时在心底腹诽,哪次少爷你见糖葫芦没买过。
可是奇怪的是,不喜欢买山楂吃。
刚走到胡同就见小孩子在跑来跑去,欢声笑语的好不开心。
辛杨家的孩子脸皮白净,穿着绸缎,总之很是显眼。曾凡家的脸蛋有点红彤彤的,有些粗糙,穿着细绵的布料。
周边是丫鬟婆子,胡同口还有小厮,这也不用怕拍花子的过来。
因为这文人雅士的胡同,他们也不敢过来,这里捕快巡逻的也勤。
7岁以下的还可以出来玩玩,大一些的就只能在家里绣花或是读书。
“沈公子,您回来了。”他们行礼,沈若鸿点点头。
“沈叔叔,沈叔叔。”辛杨家的小女儿最快的跑上来,小大人似的行了个福礼然后扯着他的衣服,这教养真是赞。
“过来呀。看叔叔给你们买了什么。”
看着曾凡的孩子躲在后头慢慢腾腾的走过来,他招招手。
眼前是仙人似的笑容,明亮又发光的眼神,孩子们顿时抛却了害羞局促咧着嘴笑着跑上去。
拆开点心,辛杨家的拿起了板栗糕,倒是曾凡家的孩子直接拿起甜米糕。
他一想,这下西省多山板栗树肯定随处可见,小孩子对没吃过的香甜味更感兴趣,倒是辛杨家的就相反。
“好了,快回家吃吧,别噎着,回去喝点水。”
摸摸他们的小脑袋,这孩子多了就是热闹。
“嗯,沈叔叔。谢谢。”
挥挥手看着大门紧闭,沈若鸿的笑容更大。
文书和文墨看着对小孩子这么有耐心的少爷,不由在脑海里想着若少爷有孩子该是长什么模样。
不过想想还是随少爷多些好,风家大小姐气势太足又不苟言笑的。
不管怎么说小孩子还是笑嘻嘻的好看。
回家后,沈若鸿就把荷包专门放在小红盒子里,放在枕头旁边。
想想还是不保险,又把枕头给盖上。
小红盒子放着都是女神给的宝贝,有消化药的小瓷瓶,有在毅勇伯府专门捡起她踢的小石子,这次又多了件荷包。
等到攒满再换个大盒子,嘿嘿。
若是母亲来,得换个地方,藏在哪里好呢?
这么在正房转悠一圈,还是柜子里保险。
嗯,到时候就放在里面。
*
辛夫人看着用手帕包着什么,笑的很是兴奋的孩子们走进来,皱起眉头。
“是小虫子还是什么,这外面的东西不干净。”
丫鬟们顿时低头不敢动弹,婆子上前恭敬道:“主母,是沈公子给的点心。”
辛夫人这才面色一缓,但是还是说道:“这次就罢了。”
奴才们顿时知道没有下次的意思,立刻点头。
从书房走到门口的辛杨先是让奴才们退下,这才对着紧皱着脸的孩子们和颜悦色的说道:“没事,沈叔叔不是旁人,下次他给的你们就拿好了。”
“真的吗?父亲。女儿好喜欢沈叔叔啊。”
看着女儿展颜,辛杨眼角充满笑意点点头,这才让丫鬟们带她们回房间。
辛夫人满脸疑问,但在相公教育孩子的时候她从来都是不插手不插话。
或许是她感觉的没错,这次来相公真的改变了好多。
比如在以前见面一定会先问家中老人身体康健否、孩子的教养读书,然后就无话可说,当然晚上会给她当家主母的面子歇在正房。
不过也只是单纯的睡觉而已,这次却问及来这一路她和孩子辛不辛苦,担不担惊受怕。
她一路的想念在这些关心里融化,笑着说:“有驿站的官差伺候的不错、又雇了镖师,这一路虽然累了点,但是劳累也谈不上。”
然后当天晚上相公竟然十分的温柔小意,并且拉着她的手说辛苦了,她成婚之初都没有与相公现在这种氛围。
“相公,这沈公子?”她起身给倒了杯茶,还没等端起就听到相公说:“不用,我自己来就好。万一烫着你。”
她愣住,突然感觉鼻子一酸,成婚前也想着夫妻恩爱,可是相公是只对她尊敬有加,这方面心思慢慢的就淡了,用在伺候长辈和孩子的心就越偏多。
婆婆对头一胎就生下儿子的自己满意,相公给脸、小妾不敢放肆,当家主母的位子越做越稳,本往后只盼着儿子出息、女儿高嫁。
可是现在相公竟然改变这么大。
辛夫人的心动摇了。
她把这点心思压在心底,开口说道:“相公,我记得刚来你就曾说过“与沈公子虽无亲无故,却真心相待,互为兄弟知己。”可是这沈公子从一见面就给孩子金豆子银瓜子的,这隔三差五的还总是买小玩意和小点心的给孩子们。”
“这交情总是有来有还的才长久,可惜这沈公子家中没有女眷,我这也不好贸贸然上门。所以才觉得不妥。”
辛杨嘴角翘起,“就知道你这样想,不过沈弟也快娶亲了,咱们把贺礼弄的贵重些就好。”
辛夫人这次笑道:“嗯。听你的。”
虽然一开始她就惊为天人问这沈公子有没有婚约,的确是看重沈公子年纪轻轻就为从六品修撰,想为家中嫡妹牵一牵线,可是听到相公说有意中人,她虽遗憾却想着这仙人之姿的确是早有看重的。
可是听完来龙去脉,她却深深的羡慕素未谋面的毅勇伯府的大小姐。
在江南她可从未听说这被退亲的女子竟然还能被当众求娶,甚至是如此青年才俊。
虽然太过惊讶,可是想这毅勇伯府的大小姐自有可贵之处,否则也不会让相公连连称赞的沈公子如此放置心尖。
虽然相公说出口都是那么不可思议,可是她为女人却深深的了解。
这一幕幕,同样的在曾宅上演。
*
本想着亲自请一天假期,专门去接来京的母亲和舅舅们。但还是未能得偿所愿,果然小官就是憋屈,这连半天儿都不准。
张进学在翰林院呆了10来天,就被调入吏部。
这翰林院的7品怎么能够跟吏部的7品比呢,光着孝敬就差个8百里。
县令什么的调换位置,大人物自然看不上,但是这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是有理有据,这都肥了谁的腰包,心里都明白。
可是这是上下都睁只眼闭只眼的,就看你上头落不落马。
翰林院作为储相重臣的栽培地,但是也不是谁都有那个泼天好运气,这无名的到老都是从六品,这有名的一开始就是不一样。
在众人都一边私下谈论张公子一边都拿着可怜的眼神自以为沈若鸿发现不了,他就把房门一关,装作不知,岂不知这吏员们其后就把谁说了什么重复的一清二楚。
这都觉得自己才高八斗,只是没有人赏识,这比天高的自信也真是醉了。
少部分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为修书。
就是因为这些前辈们的存在,沈若鸿在以前对翰林院种种期待感虽然也降低了不少,但是还是觉得有可取之处。
*
申时(4点)下值后,只有文书一个在,他上午特意让吏员传话把文墨给派去城门口迎接。
不过也不知道家人们来没来,想到这里难免的有些紧张。
刚到胡同口,就看到这文墨满脸兴奋的迎了上来。
得,这不用问也知道母亲和舅舅们来了。
“不用说了,什么时候来的,这一路上可安全····”他心急的问着。
文墨快速的一一回答:“上午就来了,主母脸色很好。说这不愧是是天子脚下,就是气派雄伟、也没有南方湿冷。主母对您买的这房子也很满意,夸东西厢房也布置的很好。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