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第 115 章(1/3)
私事一瞬而过就谈及曾凡身上,沈若鸿就见辛杨的笑意微微一敛,语气也不自觉的郑重了一二。
原来这卓彦死后,曾凡专门派了其书童曾牛回到老家,这下西省的府尹倒也极有眼色,不止奉若上宾、暗送金银,还暗搓搓的没过几天就弹劾了上西省的官员,最上面的不干净,自然大概率的会拔出萝卜带出泥,一连串的变化让把卓彦抛之脑后的张进学根本没放在心上。
毕竟只要他一句话,吏部谁敢换人。
可是辛杨却是心里明清,因为他就知道曾凡不会就这么算完的,上西省占了下西省无数便宜,截断水流、良田开发等等所以政绩斐然以致都乐意去上西省,下西省就更没有好的官员愿意去,一遭再遭也就成了恶性循环!
尽管这面部变化细微到近乎不可查觉,但是他却觉得辛杨是些许生气的,只是强忍着。
“正所谓得饶人处且饶人,如此不放岂不是······”辛杨后面没说,但是沈若鸿心里也知道想说“心胸未免太过狭窄了。”
沈若鸿心里轻笑一瞬,手直接端起茶杯掩饰,心想:这辛兄阶级观念严重,纵使他们相识减轻了不少,不过这官场上就是知道对政敌丝毫不留情可是他也做不出来那些手段。
这也是时代的通病,千年后当官的都看不起农民,更别提现在这士族和寒门之分犹如天堑了,沈若鸿之父即使是个县令也是读书出仕的官员,而曾凡却真真正正的逆天改命,一步一个脚印的横跨着这距离。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他遭受的种种咱们不曾知。”见辛兄张口要反驳,沈若鸿摇摇头轻声补充道:“所以咱们也没有资格不让他报仇。”
辛杨张张嘴本想说找两个底层县令的茬就好,何必找人弹劾府尹,这小人行径跟毒蛇似的令人不寒而栗,可是听完这番话却又无法理直气壮的说出口了。
想想还真是,事情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的确是没资格指手画脚的,不管这上西省的府尹经此一遭免不了官路起些波澜,不过若是弃车保帅推出个手下把责任一推那还真不能把他怎么样,毕竟其也是门生旧故一大堆,更何况朝中之人收的重礼也从不间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