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改革税制(二)(4/4)

朝中上下见状都是吓了一跳,天子刘洵此番竟然如此强硬,根本不留一丝缓和的余地。

于是,朝中上下的反对声音消失了,求情之人也消失不见了。

而大司农耿寿昌、少府卿霍利编撰的新税制草案也提前四个月摆在了天子刘洵的面前!

天子刘洵仔细翻看了这份新税制草案,大司农耿寿昌、少府卿霍利几乎将眼下大汉所有流通的商品都拟定了税率,并且税率是按照贩卖之人的财产数量而变化的。

也就是说,经商之人不论身份贵贱,越是富有的人,需要上缴的赋税越多,反之,越是贫穷之人,需要上缴的商税越少。

天子刘洵还特意留意了一下,在新税制的最低一等,便是相当于普通农人的情况,如果贩卖货物的话,只需要按照五百税一的比例上缴赋税,几乎就相当于是免税了!

大司农耿寿昌、少府卿霍利拟定的这份新税制草案,基本上体现出了天子刘洵的理念,即便其中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天子刘洵也非常满意了。

之后的一个月内,天子刘洵时常将大司农耿寿昌、少府卿霍利召入未央宫内,君臣三人继续完善这份新税制草案。

天子刘洵参考后世隋唐的租庸调税制,对新税制加以完善。虽然后世的两税法更为成熟,但是考虑到此时大汉的经济水平,两税法这样的税制太过先进了,根本实行不起来,还是脚踏实地一点比较好。

到了初秋时节,天子刘洵下旨,正式实行新税制,先期在三辅司隶地区实行,而后准备利用五年的时间,逐步推广到全国各地郡国!

同时,天子刘洵下旨彻底开放水泥、修筑、新农具、新式马车等新兴产业,一时之间天下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