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九品中正制(二)(4/5)

“在中书省内,以中书侍郎(代宗升正三品)为副长官,以中书舍人为核心官职,掌管省内机枢政务。中书省作为正规的丞相机构,掌管制令决策,参议朝廷大政,临轩册命,若四夷来朝,则受其表疏而奏之。又置中书舍人六人,正五品上(代宗升正四品),是中书省的骨干官员,掌侍进奏,参议表章、草拟诏旨制敕及玺书册命。”

“因中书省所掌皆机务要政,故朕特规定四条禁令,即禁漏泄,禁稽缓,禁违失,禁忘误。中书省各人可以就省内所讨论的军国大政及报上的奏状,发表自己的初步处理意见,并签上自己的名字,谓之“五花判事“。”

“中书省内的意见经中书令、侍郎汇集后,再交付中书舍人,然后根据朕的意旨草成制敕,这个专门负责执笔草诏的舍人称为“知制诰“,其余舍人也要分别在制敕上署名。在舍人中选择一个资格最老的,称为“阁老“,负责处理本省杂事。舍人六人分押尚书省六部,并辅佐中书令判案。”

“此外,中书省的属官还有起居舍人2人,从六品上,掌修记言之史,录制诰德音,如记事之制,季终以授国史。通事舍人16人,从六品上,掌朝见引纳,殿廷通奏,凡近臣入侍,文武就列,通事舍人则导其进退,而赞其拜起、出入诸礼节。四方蛮夷纳贡,也由通事舍人接受呈进。军士出征,则受命劳遣,并每月慰问将士家属。又有主书4人,从七品上。主事4人,从八品下。右散骑常侍2人,从三品,右谏议大夫4人,正五品上,掌供奉讽谏,大事廷议,小则上封事。”

丞相魏相听完之后,顿时愣住了,天子刘洵这是将丞相的职权加到了提格之后的中书监上!

天子刘洵看向丞相魏相,笑着问道:“不知丞相是否同意?”

丞相魏相纠结了一些,而后便拱手说道:“臣,领旨!”

“哈哈!”

天子刘洵笑了笑,便对尚书令丙吉说道:“尚书省的情况,朕就不多说了,大体与尚书台的情况差不多,过几日朕会拟定三省的具体细则,到时候爱卿可以参详一番。”

尚书令丙吉拱手称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