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第 64 章(4/4)

那时候连个落脚都没有,一家老小跟着自己到处漂泊。

所以杜甫也曾疲惫地说“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那是一个即使有才华也不一定能过好一生的时代。

直播间的观众们听着吴普讲着盛唐诗人的日常,原本欢快的心情一下子有些难受起来。

弹幕纷纷开始感慨——

“真没想到大文豪也过得很社畜啊!”

“太惨了,要是长得不好看,没有一技之长,还不够年轻,到了长安怎么比得过王维这样的大佬!”

“不仅杜甫是这样,李白也是这样吧,很多诗都是写给达官贵人的。”

“他们这都不是社畜了,是想当社畜当不了,这不是还到处求职吗?”

“他们也当过基层公务员吧,但是没坚持当下去。”

“可见自古以来底层公务员都苦,有机会到领导面前打杂吧,容易出事;到基层干活吧,日子又苦又累。也就公务员三个字说出去好听点!”

“社恐害怕了,我回到唐朝肯定玩完!”

“我也是,想想聚个餐都能要了我半条命,要是再让我在饭桌上敬酒发言,那简直想原地升天。”

“我的穿越梦碎了,现代挺好。”

“大文豪都活得这么艰难,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观众们正热火朝天地讨论着,两个阵营的分数统计出来了。

这道赏析题也就三个得分点,十几个经验丰富的阅卷老师一起忙活,批改起来自然很快。

吴普看到双方阵营的分数,挑了挑眉,对苏轼和杜甫说道:“第二轮PK的答卷改完了。”

苏轼兴致勃勃地问:“结果如何?”

吴普说:“你那个阵营输了。”

苏轼有点不服气:“我觉得我答得还行啊。”

吴普说:“也是题目难度不同,子美兄那三个得分点分了三个小问,只要挨个答下去总能拿到一两分。你那六分就不一样了,你们得自己踩三个得分点,你们大多只答中两点!”

苏轼不信,要看参考答案,瞅瞅自己到底漏了哪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