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要赶集了(4/5)

赵大石手一直在抖,小声的安慰她:“别怕,就到医院了,医院肯定没问题的,你坚持住啊,咱们不怕。”

他说着不怕,却连这两个字都带着哭腔。

江驻开的速度很快,他们村的距离也不远,很快就到了,被护士引导着送到了病房里,然后医生就小跑着过来进了里面,他们就在外面等着。

赵三石在病房门边站着,听着里面隐隐传来的动静,大气不敢喘。

这是他们家第三代的第一个孩子,大嫂进门几年了,这是第一胎。

他看了看大哥,大哥已经抱头蹲在地上,用力的抓着头发,没多久地上就有了一小搓被他揪下来的头发。

顾向恒心情沉重,这个时候要劝,也不知道该怎么劝,说再多赵大也听不下去的,只有医生说母子平安才能让他放下心来。

没多久,赵父赵母带着东西来了。

顾向恒估计他们应该带钱了,去咨询要办什么手续。

赵大赵三兄弟两个都心神不宁,他们还稳得住。

跟在大队长身边去把手续办了。

好在结果是好的。

“哇——”孩子的哭声传来,赵大石一下子就从地上蹦了起来,一双眼睛通红,死死的看着病房门。

好像过去了很久,又好像一刹那,房门打开了。

护士抱着孩子出来,“你是孩子爸爸吗,是个男孩。”

不等赵母笑,护士又道:“憋得太久了,先住院观察。”

赵母登时就是一个咯噔。

赵大石碰都不敢碰,看着那个青青紫紫的“小老头”,“住!我爱人她现在怎么样?”

医生这时候也出来了:“产妇伤了身体,也先住院。”

在这个时候,住院就是大病。

他抖着声音:“医生,他们都会没事的吧?”

医生:“好吃好喝养着,产妇会没事的,孩子细心些,过了这几天没事就好了。”

赵大石松了一大口气:“好,谢谢医生、谢谢医生!”

孩子很快就被抱走了,产妇现在还不能进去观看。

赵三石这时候也冷静下来了,送顾向恒出去,风一吹,身上一寒,才发现自己一身汗。

顾向恒也差不多。

他没那么着急,但是生孩子太险了,他联想到了景瑜,有些胆战心惊。

“以后有条件的话,送医院来产检。”这样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这回的问题,要是赵大石的爱人在生之前来医院产检的话,胎位不正,可以提早发现。

赵三石十分赞同的点了点头。

顾向恒和江驻回了村里。

其他房间静悄悄一片,主卧还有油灯,江景瑜在等他:“怎么样?”

顾向恒抱住她,下巴放到她肩膀上,长长的叹了口气:“这回还好,母子平安,小孩弱了些,应该也能保住。”

江景瑜也松了口气:“那就好,怎么,看你不开心。”

顾向恒:“今天这事,如果去医院定期产检,是可以避免的。”

江景瑜懂了,拍了拍他的手:“那咱们就努力,争取以后大家都能有去医院产检。”

大家为什么不去?

不就是没有钱吗。

顾向恒重新打起精神:“你说得对!”

冬天雨水少,大家也比较清闲,顾向恒让大家还有拖拉机一起忙起来了,在近河边精挑细选了一个地方挖池塘。

这样子的话其他三面地势高,只有面对江水那一边的底,这样子把那些泥土挖出来再加高,在下面留下一道出水口,这样的话水可以引进池塘。

等到夏季雨水充沛,这里也不容易被漫,要是雨水格外多,就在这一面加一道网,防止鱼儿出逃。

他们村也有池塘,现在这是新增的,之前那两个池塘小,这个就大了,工程自然也大,但是想到过年分到的鱼,大家埋头就干。

农闲的时候没有那么多满工分的活,现在这个就是满工分,一村大部分壮劳力都来了这里。

人多力量大。

有人捡石子、挖泥土、有人推板车……各司其职。

其他村可没有这么热火朝天,冬季是农闲,有的人过来看热闹。

“打算在这里养鱼啊?”

“养鱼也挺好的,有鱼吃了啊,这么大的地方能养不少鱼。”

“来年你们分鱼估计能多分好几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