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又升级了(4/5)

现在好不容易长到这个年纪的孩子普遍的身高,继续多补一补,身高这是一辈子的大事。

八月,也到了新学期学生截止报名的时间了。

这个是之前说好的,十二到十六年龄段的孩子要是还想上学,由村里帮出学费供他们上学。

在江河又一次给他们家送柴过来的时候,顾向恒叫住了他,“江河,你等会。”

顾向恒给了他三块奶片:“尝尝好不好吃。”

江河不好意思伸手:“叔,我不要。”

顾向恒:“别矫情,拿着。”他直接塞他手里:“就是尝个味,你不好意思,回头帮你婶子去多耙点松针回来,对了,我有点事想问你。”

江河把这三块奶片紧紧握住:“我傍晚就把松针送来,什么事啊。”

“上学要截止报名了,你想去吗?”

江河今年十四岁了,没有上过学,家里穷的连饭都吃不起了,哪里还会有学上?

但他有一颗向学的心,顾向恒没少在扫盲班里看到他。

他会利用晚上的时间过去学习,等老师上完课了,他还会过去问问题,这是一个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的孩子。

他上回看到他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自己拿着一份报纸在那里一个字一个字的慢慢看了。

江河愣住了。

他想去吗?

他想。

只是……江河苦笑。

刚听到大队长开会的时候说这件事,他就疯狂心动了,只是他奶奶年老体弱,下面的妹妹年纪也还小,要是他去上学了,家里的口粮怎么办?

顾向恒知道他的顾虑:“江河,我知道你想去,只是顾忌着家里,你早上可以早点起来去割一些猪草换工分,上午去学校上课,下午不耽误干活。”

“你要是担心粮食不够吃的话,我借给你,等你以后有富余了再还给我。”

顾向恒这是起了爱才之心,因为这孩子是真的聪明。

他只是去过扫盲班,现在他认字已经没有大障碍了,写字因为没有纸笔练过,只能用树枝在地上写,写的也工整,也不知道私底下练了多久。

顾向恒:“江河,你别急着拒绝,我已经跟你奶奶商量过了,她也是赞同你去上学的。”

“以前有句话叫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话当然是偏颇了,但是读书可以明智,可以明理,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在书上寻找答案。”

江河那张黝黑的脸上十分清晰的出现了纠结的神色,他拿不定主意,“叔,我……”

他要借吗?

“顾叔叔,我已经受了你很多帮助了……”他怕他以后还不起。

看到他这样,顾向恒直接拍板了,“行了,就这么决定了,我今天就把你的名字写上去,等到要开学的时候记得准时去学校。”

“年纪轻轻想这么多做什么,想去就去,以后你肯定会出息的。”

或许就需要有人帮他下决定,江河听到顾向恒这么说,松了一口气,眼神也变的坚毅,大声像顾向恒回答,“叔,好,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

顾向恒满意的点头:“你上学要是觉得轻松,可以跟人借一下二年级的课本,要是也掌握了,可以跟老师提出跳级,这样子可以节省你上学的时间。”

听到他这么说,江河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

还能跳级!

就是说原本小学需要上五年的,他要是跳了,就能上四年,甚至三年!两年!

等到了九月的时候,赵建军兄妹、江景翔他们三个人成功升级成了二年级小学生,同时这一学期迎来了几乎是史无前例的新生,为此原来的两个教室都不够,启用了一间新教室。

有公家的便宜可以占,不少人都把孩子送过来了。

就像顾向恒说的,去上半天课,下午还能继续干活,这样子算一算,跟学费相比,他们没有亏多少。

而且大家都很机灵,大队长就喜欢用有文化的人,他们也想自家的孩子有出息。

而且他们不得不承认,这些文化人有些方面确实比他们行,比如那些知青,来到他们这里下地干活看了都摇头,但是做账计数那些,比他们好多了。

这一回有二十四个男孩,十二岁到十六岁的都有,十六岁的就一个,十二十三岁的比较多,女孩子来了四个,都是十三岁,加起来二十七个新生。

当老师的很容易就能够发现这一批新生和之前新生的区别,他们大部分家里都困难。

大队长说以后会逐步降低免费入学的学生岁数,十二岁以下的一个都没有。

有些人还不信,觉得不会有这样的好事,直到看到他们真的在课堂里上课,还不用交学费,有人后悔了,找到了顾向恒:“大队长,我之前忘了报名了,我儿子他也符合要求的,他今年十五岁了。”

要是能去学校学会读写,学会算数,那半天的工分不要也行。

顾向恒不喜欢人出尔反尔,但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个例外。

又加了几个人,这一年新生史无前例的超过了三十。

十五十六岁,在乡下,除了没有结婚,基本就是一个大人了。

来这里的有觉得便宜不占白不占来的,也有向江河这样,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的。

他们年纪大,定力好,如饥似渴的学习,这带动了大家和老师。

江明宗比之前更忙了,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他对要讲的内容早就熟烂于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