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第四十章(1/3)
皇上在圣旨上写得清清楚楚,太子诏书已经写好,会在鹤迁与林挽宁订亲那一天亲口公布,如果鹤迁不同意娶林挽宁,那这诏书便会成为一张废纸。
池珂不明白皇上为何会让鹤迁娶林挽宁,虽然两人有幼时在学宫那一段相处,但之后便接触甚少,两人之间也没有太深的情谊。
对林挽宁来说这自然是件好事,但池珂一想到江南那个一袭红衣的女子,便觉得此事不妥:命册上姜茗才是鹤迁的良配,现在这么就变成了林挽宁,皇上这是要乱点鸳鸯谱?
她推门而入,鹤迁正在床边生着闷气,见她进来更是别过脸去,像是闹别扭的孩子。
“殿下这是怎么了?”池珂便扶正桌椅,边走到鹤迁的身边。
鹤迁冷哼一声:“宋策没有告诉你吗?”
池珂点头:“皇上赐婚的事情我知道了,只是不知道殿下何故如此生气,是不满意皇上给你选的太子妃,还是不想让皇上插手你的人生大事”
对鹤迁来说两者都有,他既不喜欢林挽宁,更烦皇上插手他的事情,何况他这根本不算是赐婚,而是一种威胁:“他真当人人都想要那太子之位,都能像他一样为了权力娶一个自己根本不爱的女人,站稳脚跟之后又把她当成草芥一样抛弃。”
池珂道:“殿下努力了这么久,不就是为了太子之位?”
“你……”鹤迁眼中黯淡半分,失望地转过身去,不想再理她。
别人不懂我也就罢了,连你都不知道我为何想去争这太子之位?
“殿下莫气,我没有调侃的意思。”池珂道,“我是觉得,皇上或许是想帮你稳固地位,才会让你娶林挽宁。除去病弱的大皇子和罗家失势的陈正青,二皇子的母妃是皇贵妃,虽然已经在外修行多年,但是她的身份地位摆在那里;陈经赋就更不用说,罗家一倒,朝中最有势力的便是张家和林家了。”
“但罗家还有罗青山在,只要他还能上战场立战功,罗家、陈正青便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殿下生母没有什么背景,死后也仅仅被封为了妃位。这样算下来,殿下虽然得了民心,但是身后没有人支撑,将来怕是在皇位上也待的不安稳。皇上此举是为了稳固江山社稷。”
鹤迁道:“坐不稳便坐不稳,我本来对皇位也没有那么热忱的祈盼。”
他当初想争夺皇位,也不过是因为和池珂的那个许诺,细想之下他好像也没有争夺过,机会都是别人给他送来的,林穆安,张太傅,池珂……他们都想让他当太子,推着他一步步走到现在的位置。
他为了池珂走到现在,却要为了完成那个约定去娶别的女人。
鹤迁不愿意做他父皇这样的人,他甚至都不愿意称他为自己的父皇,他心里满是权力,对他的妻妾子女完全不在意,就算是到现在这种时候,他想的还是如何稳固自己的江山。
鹤迁是铁了心的不想娶林挽宁:“我不爱她,自然不会娶她,若是不能与我心爱之人携手,我宁愿不要这皇位。”
池珂问道:“那殿下的心爱之人是谁呢?”
鹤迁望着她,眼中清澈深沉,将池珂看得有些不适,她别过头去,脑海中闪现姜茗的样子——如果现在还是在按命册来走,那最后和鹤迁携手看山河应该是姜茗才对。
“我爱的人,是这天底下最貌美活泼的女子,她就像冬日的骄阳,一想到她,我的胸膛便是温暖明亮的。”鹤迁眼底一片深情,池珂忽的有些后悔自己问出了这个问题。
明明就在自己眼前长大,自己却连他什么时候情窦初开都不知道。
“皇上只告诉你要娶林挽宁,却没有公之于天下,殿下尚有挽回的机会。为了殿下心爱的女孩,殿下或许该去见见皇上。”
池珂转身离去,只留给鹤迁一个有些慌乱的背影。
……
寻安城城门,康元则像往常一样带着月辰去城门内的楼台上看风景,心里思索着皇上何时立储君,若是鹤迁成了太子,那以后他们就不能常常出来逛街了。
那样他也不能常常见到池姐姐了,生活里便少了几分乐趣;康元则又开始思考鹤迁和池珂的关系,殿下喜不喜欢池姐姐,如果他喜欢池姐姐,将来会不会把娶她为妃?
殿下应该不愿意让池姐姐做妾的吧?可她只是个宫女,就算殿下再怎么喜欢她,朝中之人也不会同意殿下娶她为妃。当了太子,便不能像以前一样随心所欲了。
楼下人群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康元则低下头去,目光被一抹鲜亮的红所吸引色,康元则追逐着那抹红,看那身着红衣的姑娘策马从城外驶入街道,像一阵欢快明艳的风。
他目送着那位姑娘离开了自己的视线,心想着好久没见到这么张扬的女子了。
没多久便有府中下人来报,一位姑娘到了太傅府前说要见他,那位姑娘长得貌美如花,但是直率可爱,一来便说自己要找康元则。
下人偷偷问他是不是在哪里惹了风流债,他舅母接见了那位姑娘,很生气的让人来寻他。
康元则一脸的疑惑,他可有好些日子没跟姑娘家说过话了。
下人道:“听闻那位姑娘是从江南来的。”
“江南?我可没去过。”
康元则愈发不解,背着月辰一路狂奔回到了张府,进了客房,一推门便是那抹亮眼的红。
座上美艳的红衣女子转身看了他一眼,漠然的转了回去,像是根本不认识他这个人似的。
姜茗确实不认识他,当康元则告诉自己他就是她要找的人时,姜茗瞪大了双眼:“不对,我要找的是康元则。”
康元则认真道:“我就是康元则。”
“可他不长这个样子的,他长得……俊美无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