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不合适(1/2)

王通的案子已经结案,可是——

殷珩还有一些事情不明白,从薛显那里知道了王史一人,自是到长史阁来找自己要找的东西。

“六公子,这些是你要的东西。”

王史抱着一摞卷宗从书架后走出来,看着殷珩:“所有和李家和本朝有关的记录都在这里。”

闻言殷珩点点头,从王史手里拿过一半卷宗,走到一边案桌后坐下。

“多谢。”

“六公子客气,我在外间,若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只管说便是。”王史放下东西,看一眼殷珩,转身走出里间,轻轻拉上门,不由叹了一声。

自殷珩回京到如今已快两月,从大理寺卿王通罪证确凿成了阶下囚到太子被架空,这一盘棋下到这个关头,谁都别想抽身离开。

殷珩听到关门的动静,眼神微动,手上动作顿了一下才翻开手边的卷宗。

齐国如今已建朝二百余年,历经四位帝王,如今的薛瑁是第五位,若非北凉后来居上,雄踞在北方,齐国早已稳坐中原之主的位置。

放眼齐国,有几大家族各据一方,不是书香门第就是世代从商,自然也有像是永安侯府这样,祖祖辈辈都在替朝廷卖命的官宦世家。

李延年?

盯着上面的名字,殷珩眉头不自觉皱起。

这是李庚的祖父一辈,从记录上来看,是从北方向南方迁徙,到李庚父亲时期才入朝为官。

看上去,家世和来历都很简单,但李庚祖父的出生地,大有问题。

当年齐国国力强盛,是中原霸主,尽管被燕国、北凉、南诏三面包围,但丝毫不影响齐国的强大。

年年有进贡,而且,宫里曾经还有过一位出身燕国的后妃。

李庚祖父出生在牧州旁的一个小村子,那个小村子刚好是陈家村,可是陈家村并没有姓李的人家。

即使后代迁徙离开,也不可能连半点存在过的痕迹都没有。

更别提陈家村世代都居住在那里,少有外来人口,往上数三代可能都是亲戚。殷珩在那里生活的时间,其余的不了解,但陈家村的历史,从陈四口里听说了不少。

李家的来头是什么样,要查了才知道。

‘吱——’

门被推开的声音,殷珩抬起头看去,不由得楞了一下,有些意外来人竟然会知道他在这里。

合上卷宗,朝对方笑道:“怎么过来了?”

“怎么不能来?这里可是宫里,我还是能在宫里自由行走的,只不过太子哥哥说,楚煜明天下午就要到京城,夜里会进宫。”薛菱提着裙摆,撇撇嘴,小声道:“楚煜自上回后,只给我寄了两封信,我有些生气。”

这么长时间,竟然只有两封信,薛菱觉得那时的求亲根本是在哄着她玩,一时兴起。

闻言殷珩不由失笑,小姑娘家看来也为情所困,不过也难怪,那楚煜长得俊俏,是个翩翩公子,而且还懂得讨女孩子欢心。

“可是我怎么听说,他每个月都要送一些南阳的东西来到宫里来,都是些你喜欢的小玩意。”殷珩见薛菱脸上微红,心知不过是小姑娘在闹别扭,无奈摇摇头:“殿下告诉你,我在这里的?”

“除了他还有谁对你的行踪了若指掌?”薛菱走到一边坐下,伸手拿起一本书随便翻看了两眼:“噫,我还忘了,还有其余人也了若指掌。”

“谁?”

“想要你死的人。”薛菱抬头,朝殷珩弯眼一笑:“我说的没错吧。”

还真是个和薛显一块长大的丫头,连说话也是一样的毒,直戳人心。要不是他习惯了,怕是要心梗好一阵。

挑眉瞧着眼前的人,确定只有薛菱一个人来了,替薛菱倒了一杯茶。

“怎么过来了?”

“你不到宫里来看我,只好我来这里找你,不然再过一阵子,你怕是就见不到我了。”薛菱低下头:“明九说,嫁人了,往后就不能常住在宫里,也不能还把自己当成是宫里的人。”

明九?殷珩怔了怔,忽然想起什么来。

在薛菱十六年的前半生里,除了早逝生母昭仪和先皇后外,似乎,只有李嬷嬷和明九、杏禾是同性相处。

明九那女人,性子怪得很,比他还像是个另类,说的话也是无头无尾的,要不是他心里承受能力强,和明九说一次话能折寿一年。

平日里也不知道教了薛菱什么。

“文辛哥哥,你——后悔吗?”薛菱捧着杯子忽然问:“我只是觉得,你好累。”

“恩?”殷珩下意识的回了一句,等回了过后,又突然想起来什么,盯着面前的人:“瞎想什么,要是累的话,我怎么会还在这里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