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十二年(1/2)
行馆一楼坐了不少人,六七个人围坐在一张桌子旁,一脸不屑,朝楼上多看一眼心里就多一分气。
随行出使可不是什么好差事,能得好处的全都是些大人,他们连杯羮都分不到。
堂堂一国太子,居然在行馆里大肆饮酒作乐,甚至还连使团的女使都招去倒酒纵乐,完全不像话,丢了齐国的脸。
明日就要入宫去见北凉的人,今夜喝得烂醉,这叫什么事!
“你说,这叫什么事!”
“小点声,人家醉了,可身边的狗腿子还没醉,听到了,不得把你革职查办。”
细声说了几句后,说话的人往楼上看了一眼:“杨大人和赵大人都还没回来,该不会是被谁家的姑娘迷了眼吧?”
“嘘,别提了。”
一国太子,醉得不省人事,还得人扶上楼,真的是笑话。
紧贴着门的殷珩听到楼下的说话声,笑了一下转身看向床上躺着,不像话的一国太子,不由摇了下头。
这种小计,越不可能,越能让人上当。
“风牙已经去了。”殷珩压低声音说了一句,走至床边的脚步声轻得几乎听不到:“杨顺和赵安还没回来。”
原本该醉得不省人事的薛显,忽然睁开眼,侧过头看向殷珩。
殷珩点头,走至窗户边,仔细听着外面的动静。
不出意外,风牙和方砚快到了。
“别掉以轻心,阿木措不会那么好糊弄。”
“明天只要你别露馅,那问题不大,毕竟,阿木措再厉害,也不可能知道你是不是真的醉了。”殷珩回到床边,伸手捏了一下薛显的脸,指尖传来的温度显然比平时高。
亏得有阿芜的药,否则怕是瞒不过去。
正想着,窗户那边忽然有了动静,殷珩收回手,直起身看去。
风牙走至一边,视线不由落在床边的方砚身上——东宫最厉害的暗探,方砚,十岁就潜入了北凉,至今已经十二年。
上回见着方砚,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了。
方砚身上穿着夜行衣,面巾进来后也没有摘掉,只露出一双眼睛,目光落在薛显身上。
“方砚,参见殿下。”
“拓野最近见了什么人?”薛显点了一下头,继续问道:“明晚宫宴上,阿木措打算怎么做?”
闻言方砚看了一眼殷珩,随即道:“世子准备了一份大礼给殿下,说是殿下见了,一定会喜欢。”
大礼?
难道是邢风和阿芜?
殷珩和薛显默契的对视一眼,不由看向方砚,等着方砚接下去的话。
在洗尘宴上这么做,阿木措肯定是有把握,这件“大礼”会击中薛显的要害,让薛显不得不妥协。
可是——
现在除了阿芜和邢风,还有什么?
“计划提前。”
方砚眼神一变,不由皱起眉:“殿下确定要把计划提前?”
“提前,京城里已经有动作,解决京城的事情前,不能给北凉机会。”
凤城一战尽管北凉也有损失,但相比齐国来说,那些损失在半年里完全可以恢复元气,但齐国不一样,凤城元气大伤,牧州又无大将驻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