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茶棚(3)(2/2)

“王爷要生气,五年前就气了,还用等到现在。”花青鹧一脚踢在对方屁股上,又好气又好笑,想到前几日王爷来的飞鸽传书,在得知陆迢迢生擒韩血衣后,欣喜的当场便要上书朝廷请求敕封陆迢迢一个边军将军。

“没气就好,这便回去了。”陆迢迢揉着屁股没脸没皮的笑着,随后突然想起什么,二话不说转身跑走,看的花青鹧险些控制不住暴走的气机,在后面骂骂咧咧。

......

刘思渝回到客栈,命柳中原将黄成知找来,后者在得知对方身份后,诚惶诚恐不知该如何,只听到对方说道:“吕成州在黄杏城中作威作福多年,你身为前副都御史竟置若罔闻,任其鱼肉百姓,本该将你压入大牢,但念及你在你在黄杏城百姓心中威望甚高,暂且免下你的罪责,即日起你便是黄杏城的县令,一年之内,若黄杏城中再有一件冤案错案,城中还有一座贫民窟,你自去北邙山中把头放在土牢中。”

“谢殿下法外开恩,下官必定尽其所能让城中百姓人人安居乐业。”黄成知叩首拜谢。

待到对方离开后,刘思渝拿出吕小楼给她名册,提笔在其中勾勒了几人姓名后交给柳中原,“除了这些人,其余人等拟一份折子命人快马送去刑部。”

柳中原大致扫过一眼,其中勾画的姓名基本都是汀州数一数二的官场大佬,可若是没有这些大人物牵头,底下的人有几个脑袋也不敢为非作歹,有些愕然不解。

“我不可能一把火烧光汀州的官场班底,既是重症除了一剂猛药外还得把命吊住,急不得。”刘思渝叹了一声,她又何尝不知汀州官场的腐败根源所在,但是快刀斩乱麻显然并不适合汀州的局面,有些人只能先小惩大诫,待到时机成熟再秋后算账。

......

陆迢迢本想带着吴思量一同回东越,奈何对方一心要去寻他的梨花姑娘,而北弘钟被陆迢迢哄骗说要带他去京都大闹一场,立刻点头答应下来,至于不动则是决定留在黄杏城中,想要为贫民窟的难民做些事情,不过让陆迢迢惊掉下巴的是对方竟然想要去京都做官,用和尚自己的说法就是。

“我若不能成佛,便去做个可以拯救黎明百姓的gāo • guān。”

因为那一日,和尚带着一坛老秋刀去了大牢,空空如也的大牢中只剩下柳大爷一人,和尚把酒放在牢门前,对方也不客气抓起来便喝。

“好酒,想不到你个和尚也懂酒。”

“不懂,是一个朋友替我买的。”不动轻声说道。

“你那朋友倒是个识趣的人,好啊!还好你们来了,要是下辈子还能做人,和尚,你那间寺庙给我留个位置。”柳大爷突然感慨说道。

不动盘腿坐在牢门前,他心中有一事不解,牢中的犯人大多都是含冤入狱,黄成知上任后,将所有案件重审,众人得以昭雪,却唯独眼前这个人,罪不至死却一心求死,哪怕有无数人认定他是好人,可他依旧在此地画地为牢。

“和尚,那位黄大人是好官吗?”柳大爷开口问道。

“应该是的。”

“既然是好官,就绝不应该为人情左右,今日他为众人放了我,明日他又该如何给众人立规矩。”柳大爷酣畅的饮下一大口,“和尚,你知道为什么要有官吗?”

“官是定规矩的人,无规矩不成方圆。”不动想了想说道。

柳大爷撑着脑袋,醉眼迷离的看着对方,喃喃道:“小官守着小规矩,大官守着大规矩,若这世上人人都是好人,就需不着规矩了,可要连官都是恶人,底下的人该如何,我就是看不见那样的规矩才上山为匪,如今总算是看到了,便不用再出去了。”

等到酒坛见底柳大爷已经口齿不清的昏倒在地,不动扣动着手中的佛珠,佛经中的大道理他听了很多也悟了许多,然而这样直白的话语却让他久久不能释怀,出世之人谈什么救世,对世人而言,一个能拯救黎民苍生的官,那就该是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