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起始(2/5)

他不清楚对方是知晓陆迢迢要入京后才故意选在此时出京,还是当真如他所言那般,欲行山川,方知天地至臻道理,但是总归在他离开后,平静许久的长安城有了骚动的迹象,陆迢迢入京,大夏太子遇刺,当年被皇后娘娘一手从云端按入十八层地狱的少城府,今日终于有了它的第二任主人,而这位主人的身份何其为妙,那么张休瑾的话究竟是再说与他听,还是在告诫他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某人不过是智者不言,言者不智。

抬手合上道经的箫长策朝着殿中内阁方向看了许久才退身离去。

在内阁中,晟帝袒露胸襟,侧卧在长床上,暖炉冲起的热浪使得房间中的气流泛起涟漪,自从十年前从边境班师回朝后,朝中政务他便渐渐交由吕思与太子去做,朝中大臣们也都心知肚明,太子殿下与皇后娘娘注定会是两个对立的极端,但是只要陛下一日不开口,他们便一日不敢明目张胆站定位置,或者说他们同样在殚精竭虑的揣测着圣意,生怕一步走错,便再无回头的可能。

......

王府中,赵询焦急不安的等候着,北弘钟侧目看向蹲在墙角尽管换上一身华丽衣袍却始终一副落魄模样的魏疆,对于后者,他并不厌恶,反倒更欣赏对方骨子里的那份狠劲,但又稍微觉得可惜,在巷子中,魏疆最终是求饶了,他看得出对方藏在眼中的执念,即便卑微的活在京都里,也要一直活着,也正因为如此才令人觉得可惜,就好像一块藏着玉的瓦片,唯有摔碎了才能证明自己,可已经碎了,又有什么用呢?

终于府外传来马蹄声,很快陆迢迢走了进来,脚步轻快的很,见此赵询不由的松了口气,开口问道:“如何,陛下与你说了什么。”

“陛下命我彻查大夏太子遇刺一事。”陆迢迢不紧不慢的说道。

赵询品了品其中的滋味,其实这差事说难不难,说容易又不算容易,正如早上他们谈论的那般,抛开两位殿下在其中的角色,大可以直接将罪名盖在淮水逆贼头上,最后无非是在淮水两岸砍下几颗人头,就可皆大欢喜,他陆迢迢还能因此记下一件大功,可关键就是这事如何做的漂亮,还不能留下把柄,否则日后一旦给人翻起旧账,那就是一个死字刻死在头顶上。

可他清楚对方绝无可能放过这种落井下石的机会,赵询抬头看了眼对方,本想以初入京都,不可太过张扬为由劝说,可转念一想,昨夜事后,只怕是无人不知了。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我自有分寸。”陆迢迢随口说道,不过并没有将他出任少城府府司一事告诉对方,否则以对方的小心谨慎,必定不会再让他留在京都,可等当夜就命人将他捆绑牢实送回东越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