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章(4/4)
与城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东,那地方全是洋人的租界,好家伙,那才是真正担当得起东方巴黎四个字得地方,独栋洋房和小汽车,各种气派的公馆,只要你有钱,那就是人间天堂。夜里还有巡捕执枪巡逻,那里对除了穷人,尤其是穷苦的中、国人之外,都异常和善友好。
然后便是徐若若住的城西了,这里的建筑古朴,屋宇也规划整齐,大街小巷上,时常能看到提着鸟笼,穿着繁复花纹长衫的富家老爷。
如果不是偶尔开驶的洋汽车,这里几乎就是几十年前,前清治下的旧式模样,古老守旧。这里的茶楼、戏院,每天高朋满座,热闹不绝,就仿佛同外头是两个世界,任它外头新式文化满天飞,一点也不影响这里头的人活在他们的世界里。
剩下的城南看起来就可笑多了,新式建筑和旧时建筑混杂交错,看着不中不西,时常能让人产生一种错乱的感觉。
这里是整个申城的政治中心,先后有过前清的衙门,所谓的议院,也被不同的兵马占领过,弄到最后,乱七八糟,不成样子。里头的官员冗沉,职权混杂不分明,普通百姓要来这里办个什么事,多半被一推再推,然后就无果了。
徐若若的学校就在城东,那是一个英国人创办的女子中学,入学严苛,学费昂贵,光是一年的学费就够普通的五口之家生活嚼用,更别提这些洋人的学校还有各种其他名目的学杂费。要不是徐掌柜家底丰厚,加上真心疼爱女儿,徐若若也未必能上得了这么好的学校。
与昂贵学费对应的,是它在教育上的出众与严苛。这所学校名叫汇雅女中,因为里面的女学生主要是有一定社会地位与财富的中、国女孩,所以学校很注重汉文化教育,聘请的教授学生们中、国文化的老师都是文人里极有名的。
这也正常,因为汇雅女中的教资不菲,迫于生计,一些鼎鼎大名的文人也会来应聘,这也使得汇雅的名声更加好了。
当然,作为一所外国人创办的学校,在西方礼仪与文化上,汇雅有着绝对的优势。每个学生至少要学习两门以上的外语,甚至包括社交礼仪,西方舞蹈乐器等等。就像培养国外的贵族女子一样,要求严苛,课业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