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 14 章(2/5)

那天的事,爹、娘还有姐姐的态度,确实给徐若若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虽然大人还只是隐晦的提及,可是徐若若却开始更加留意这件事。

然后徐若若就发现,爹爹这段时日明显比往常要更开怀些,娘也开始不时带姐姐添置东西,有时候是脂粉,也有看得上眼的首饰盒、塌上小几之类的小样物件,徐家上下似乎都更忙碌了些。

可徐若若看见的姐姐似乎一直都是原先的模样,风淡云清,平静无波,阿娘说什么,让买什么,添置什么,她都一一照听,就是没有一丝额外的情绪。

徐若若实在有些受不了这种感觉,所以一到考完试,不用上课了,放假的第一天,她就跑到茶楼里。

比起家里的氛围,她觉得还是茶楼里的人气和闹腾更能让人放松。不管是三教九流,还是市井百态,都叫人的心情更洒脱宽阔的多。

和往常一样,还是一溜烟的蹦跶到二楼去,今天茶楼台子上的不是说书先生,而是申城两个有点名气的评弹先生。不能称是人人皆知,家喻户晓,但是功底是有些的,像她们家的这种茶楼就不时会请人来上台,也算是混了个脸熟。

比起这些,徐若若虽也能听,但还是对新奇的事物更感兴趣些,左右是消遣时间,便也乖乖巧巧的坐着喝茶嗑瓜子,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

不过比起这,让徐若若比较惊奇的是楼上的包厢似乎坐了人,好像就是那个苏幕遮的雅间。那个雅间可是视角最好,也是最贵的。

也不知道是哪家的富贵人,一来就选了最好的,而且刚刚上茶的时候,经过徐若若身边,那香味,徐若若一闻就知道和底下的茶不一样,像是黄山毛峰的香味。

身为徐掌柜的小闺女,徐若若也算在各式好茶里闻着长大的,这品鉴的功夫虽然比不上徐芷兰,但是这顶好的茶香,她还是能辨认出来的。

尤其是,徐掌柜今年就得了一小罐的黄山毛峰,当祖宗似地供着,连装的罐子都比旁的金贵,是印了官窑引子的白瓷。徐若若晃着脑袋,在心里小小的感叹一句,今天这雅间里的人真是出手阔绰,而且看样子还是个行家。

不过感叹归感叹,徐若若长这么大,阔绰的客人见的也不少,倒也不算是多好奇。至少做不出偷偷跑到雅间扒窗户看看人家长什么金贵模样的事,既然如此,那就只能安静的呆在二楼听底下的先生评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