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第 26 章(2/5)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那些面目黝黑,双手粗糙,明明正值青春,却眼神麻木的女孩们,几乎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她们变的得体大方,能说出流利的英文,知晓礼仪,一举一动都泛着洋气。
在传教士们的牵线拉桥下,女孩们甚至得以进入洋行工作,凭自己的知识赚取收益。有最开始的女孩们作为示范,后来,越来越多的女孩被送至汇雅女中。
很多穷苦家庭的父母,渴望以此改变女孩们的命运,甚至是整个家庭的命运,让女儿长大了也能成为体面人,做体面的工作。
渐渐的,以施救为目的的教会女子中学,收下的学生却以富家小姐为主。不过其中依然有一些贫苦人家的女孩,她们多是通过传教士开设的施救堂被推荐来到汇雅女中的,并不需要交纳昂贵的学费,还能领到学校的救济金。
不过,开明家庭的富家小姐在汇雅女中里是最多的,她们能到汇雅里,看重的除了它的名气,就是汇雅在教导女学生时的严苛。甚至比起英格兰诸国的贵族女子学校,有过之而无不及。上流社会的交际礼仪、西方乐器、乃至于语言文化。
汇雅的女学生至少会两门以上的外语,她们出了女中直接就能成为完美的名媛淑女,仪态天成、落落大方。
就算盛明珠这样混日子的学渣,她可以什么都学不会,可是受到汇雅的熏陶,说着一口流利的英文,跳着优美的交际舞,能和人说两句西方国家的历史,她就是引人艳羡的申城名媛。
徐若若没有她们那么好的家世,可学进脑袋的知识,还有培养出来的涵养却轻易不会离开。她能很轻松的看西方原文名著,并以此解闷。不是为了博人眼球,只是对她而言,和闺房小姐看话本消遣是一样的。
其实之前宋均之说的话是对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徐若若和徐芷兰是不一样的。
徐芷兰是从小受着庭训长大的闺秀,她读过书,识得许多字。精通管家之道,尤善女红厨艺,性子也温婉。但是她没有正经文凭,她也不识得洋文。这个世道,虽也有女子当家作主,但也都是自家的产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