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1【外来奴隶问题】(2/4)

今年数省大旱,粮食减产严重,南京的米价已经涨到每斤13文钱。一两银子的报名费,大约能买50斤白米,遇到丰收年份还能买更多。

可现场报名者众,纷纷拿出银子,从老妓那里领走纸笔。

一番演算,过关者六十余人。

老妓笑着说道:“今宵喜庆,竟有恁多才子云集。这第二题呢,请选《大同集·三原篇》的任何一篇,在一炷香内默写下来,错误最少的三十人即可过关。”

全场寂静,随即嘈杂不堪。

这道题可不是提前出的,都不给人准备时间,正经人谁去背《大同集》啊?

眼见抱怨和抗议者太多,老妓只能苦笑着解释:“诸位贵客,并非妾身有意刁难。而是昨日官府来人,说今后的歌楼舞榭,但凡有哪家女儿出嫁,考教才学时必须捎带上《大同集》。”

“噗!”

吴伟业正在品酒,闻言一口喷出来。

“咳咳咳!”

吴伟业咳嗽一阵,擦干嘴角的酒渍,哭笑不得道:“此真闻所未闻之事,当今天子果然圣明。”

冒辟疆放下酒杯,拿起毛笔就开始默写。

他最近除了参加文会,主要精力都放在自学上。《三原篇》属于中学课本内容,前几天还背过,冒辟疆有把握一字不错。

一炷香之后,第二题交卷,很快录选了三十人。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官府只说出题必须跟《大同集》有关,却没规定必须答出来。老妓于是定下三十人的名额,错误最少就能入选,被选中的一大半,只默写出两三句而已。

老妓微笑道:“这第三关,便是对对子。”

“好!”

诸多士子轰然喝彩,终于来到他们的传统节目。

三关过后,遴选出决赛圈五人。

比完才力,自是比财力。

冒辟疆花了二百两银子,才买下这位少女的初夜。大家如此争抢,纯粹是少女还未出阁,艳名就已经传遍秦淮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