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正文完结】(1/3)
帐边红烛摇曳,气氛节节攀升。
倒凤颠鸾,一夜绮梦过后的第二日,阿谣乘上了远归洛阳的马车。
从上车起,这一路上,她连一次也没敢回头。
大约是怕这一回头,就再也狠不下心去。
没有回头,自然就不知道随行的人里,多了一队人马。
一整队人,都是顶尖的高手,那是太子爷影卫中最重要的一支,是她出发前,才临行受命,护她一路平安的。
路远迢迢,千里跋涉,回去的时候阿谣没有再快马加鞭,而是乘着马车。
大约因为知道了桓王那些阴毒手段,这一路回去,不管是阿谣还是随行的众人,都是分外小心。
所以这一趟从扬州到洛阳的路程,就足足走了大半个月。
一直到雨季结束,才姗姗回到了洛阳城。
阿谣回了卫国公府之后,便又重新过起从前那种平平淡淡的日子。每日只是孝敬父母,管理商铺,得空了也去照顾照顾身怀六甲的二嫂嫂,二嫂如今已经开始显怀,阿谣虽只是陪着说说话,可总觉得自己是陪着这个小小的生命一点点长大。
很有参与感。
连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她究竟有多想要这样一个属于她的小生命。
倒是可惜了。
阿谣倏然想起离开东宫之前的那段日子。
那时她服药假孕,骗过了裴承翊,骗过了东宫所有人。到最后,甚至连她自己也骗过了。刚刚回到卫国公府的时候,阿谣甚至不能接受自己根本没有身孕的事情。
用了好久好久,她才从那种虚幻中解脱出来。
从前觉得痛苦万分不敢回想的事情,如今想起来……倒是好像觉得,不算什么事情了。
……
世人说的对,这世上果然没有时间治愈不了的伤痛。
阿谣的生意倒是越做越大,开的几家铺子生意俱是红红火火,日进斗金。连大哥哥都忍不住将自己手上的铺面交给阿谣打理。
不过,商场得意情场失意。凡是上门求亲的,皆一并被阿谣拒了。顾随从了军,人虽在京中,阿谣回来这一趟却也从未见过。
如此一来,阿谣的终身大事,又成了她母亲心头一块上不去下不来的大石。
阿谣不敢说出自己未来不打算嫁人的话,只好把素蕊思慕大哥哥的事又提起来,让母亲当务之急先想好大哥哥的婚事。
大哥哥姜诏的婚事却也迫在眉睫,素蕊的事倒还算小事,更重要的是今年再翻过年去,姜诏就要二十四了,如今二嫂嫂连身孕都有了,大哥哥还孑然一身,先前耽搁了,如今便到了着急的时候。
况且后宫还有个四公主如何也不肯歇了对姜诏的心思。
不过这其中过分复杂,又是纠结了许多日,也仍旧没个结果。
日子就这么一日日地过去。
待到太子回朝,已经是大半个月后的事情了。
洛阳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可同在这洛阳城里,若想后半生再不复相见,总是不太容易的。
抬头不见低头见,总有遇上的时候。
裴承翊回京以后,与皇帝述职之后,先是闭门不出几日,过了几日方才出门。他好几回打马而过,却是走一回,路过了新桃玉坊。彼时阿谣正站在柜台后打着算盘。
旁边的窗子大开,两个人就隔着窗子,遥相对望,分明是都瞧见了,却十足默契地当作不识。
阿谣努力告诉自己,不要将从前那些事情放在心上。
不过瞧见他的手臂已然大好,也了了一桩心事。
……
阿谣的日子就这么淡云流水地过着,洛阳城的风声却越发紧。
七月下旬的时候,西北月氏联合周边的大宛、突厥,举兵进犯,战书送到紫金殿时,皇帝一口鲜血,险些当场去了。
西北与大燕十数年未有兵戈,今年大燕灾祸频频,西北诸国却是兵强马壮,如今胆敢进犯,大约也是看江南水患令大燕国力内耗。
卫国公乃五军大营最高统帅,官拜一品的建威大将军,皇帝一声令下,自然是派卫国公代帝出征,迎战西北。
卫国公府这两日的气氛便日渐阴霾。
西北月氏、突厥、大宛三国联合,此次来势汹汹,不可小觑。洛阳又距西北甚远,大燕步卒舟车劳顿,到了西北黄沙满天,定然讨不到什么好处。
卫国公此去原就危险重重,前程未卜。
更离谱的是,这个时候,桓王似乎是认定了卫国公府和东宫暗地里结盟,不欲卫国公府好过,私下里在皇帝身边进了谗言,那老皇帝如今病入膏肓,正是昏聩之时,也许是忧心姜叙拥兵自重,竟然将军中的监军全依着桓王所说,换成桓王的心腹。
甚至,就连姜叙身边最亲近的副手,也被换上桓王的人手。
这无疑又为此去西北加了一重风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