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圣人脸面与山中童子(3/4)

此时,除了曹松林简这些神色忧虑的大臣之外,还有一些没有入政事堂拜相的重臣,已经眼珠子直转,打起了歪心思。

自古以来,想要官运亨通,最好的办法就是吃准老板的心思,然后替老板办好老板想要办的事情。

“逢迎”二字,历来是官场圣经。

而政事堂排名前二的两个宰相,站在一起,都从彼此的目光之中,看出了深深的忧虑。

…………

就在这些朝中重臣开会的时候,远在青州的林总管,却在一处山窝窝里找人,事实上他已经在这里找了好几天了。

他现在青州北海县附近的沂山山脚下。

按照周老头送回青州的书信,这青州有一个姓沈名徽的士人,此人是在乾德二年中进士,在长安做了几年修撰之后,便被分派到地方上任知县,只两三年时间便把一县之地经营的颇为红火。

后来,周尚书便在长安城里见了他一面,提拔他做了豫州别驾。

据周尚书信中所说,此人极有才华,诗词文赋无一不通,而且处理公文也很是厉害,平日里衙门里的公务,他只一上午的时间便能处理干净,每日下午便换上布衣,拎着一根竹竿出城钓鱼。

虽然只上“半天班”,但是他治下政通人和,几年时间竟然没有一件冤假错案。

只是后来在豫州当别驾的时候,这个沈徽与豫州刺史,也就是自己的顶头上司起了点冲突,他便直接挂印辞官,回青州老家隐居了。

这个人,是周嵩信上所写二十余人当中,最有价值的一个。

因为他做过地方官,有充足的行政经验,再加上是进士出身,林昭可以很轻松的给他搞到一个刺史的头衔。

因此,林昭在拿到名单之后,没有多久,便从青州城到北海沂山访贤来了。

只可惜,他带着十来个人,在沂山脚下转了两三天了,愣是没有找到周嵩信上所写的那个松亭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