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政事堂里的师徒俩(2/4)

现在,这个从小跟着自己长大的兄弟,瘸了一条腿站在自己面前,问出这句话,李洵支支吾吾的半晌,竟然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

良久之后,这位皇帝陛下长长的叹了口气,咬牙道:“都怪朕,听信了杨琼等人的谗言,以至于让司马烁和陈彦带兵出关,所以……”

说到这里,皇帝伸手拉着李煦,在太极宫的椅子上坐了下来,又是一声长叹。

“老八,现在潼关眼见就要失守,朕如果不离开长安,大周…就亡了……”

“朕暂离长安,还可以指挥天下的大周将士,将来总有一天可以打回长安城,朕如果留在长安殉国,天下立刻就要四分五裂,各地诸侯各为其政,大周立刻就要不复存在。”

说到这里,李洵也两眼微红,眼见就要垂下泪来。

“朕也是在长安生长,如何就能舍得离开长安,但是老八,情势所迫,朕也无有办法…”

李煦被皇帝拉着坐了下来,他看着自己的这个皇兄,声音沙哑:“皇兄……准备到哪里去?”

“去西川。”

“益州。”

李洵叹息道:“林师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原本打算明日一早就离开长安,动身前往益州,老八你回来的正好,便同…同朕一起前往益州去罢。”

益州是巴蜀的核心,巴蜀易守难攻,巴蜀男儿历来也多义士,皇帝到了益州,最起码可以保证安全。

即便康东平占了长安之后,突然一改从前残暴的风格,变得勤政爱民,真的将大周给改朝换代了,最起码皇帝在西川也可以建立自己的偏安王朝,维持个几十年不成问题。

事实上历史上很多偏安巴蜀的偏安王朝,大多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听到皇帝的答案之后,世子殿下沉默许久,才摇了摇头:“陛下,请恕臣不能同往伴驾了。”

李洵看着自己兄弟的左脚,神色也有些哀伤:“八郎,朕知道你心气很高,不愿意去西川避祸,但是此时长安城已经很难守住,与其让咱们家人都留在长安等死,不如暂且去西川避一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