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笔墨如刀(3/4)

“这些都是迂腐秀才,文采一般,能写什么内容啊?”诸葛南天问道。

杨霜又道:“不需要他们写治国良策,也不需要他们注文解字,而是写一些吸人眼球的小故事和一些灯谜,然后将这些文章送去取义书院等读书人聚集的地方。若是猜中灯谜,可来此换取宣纸。”

诸葛南天点了点头,但还是没弄明白杨霜的用意:“做这些有何用处?”

杨霜解释道:“此乃营销的手段之一,通过有趣的小故事,可以吸引读书人,读书人娱乐匮乏,有个新颖的小故事调剂生活,自然愿意观看!而猜对灯谜可换取宣纸,则是提高读书人的观看热情。给钱俗气,读书人就算喜欢,但也会拒绝,因为他们自视清高。但奖励他们纸张,他们就会趋之若鹜。而时间一长,我让人制作的文章,便成了读书人手不释卷的东西。”

此时此刻,杨霜的嘴角扬起幅度。

诸葛南天猛然抓住了一个点,连忙说道:“我似乎明白你的意图了。”

杨霜并没有过多的解释,而是笑道:“此事不可一蹴而就,慢慢来深入人心,潜移默化下形成习惯,等其他人注意时,我的计划已经铺设好,再想改变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诸葛南天郑重地点点头,不过他想到了难处:“我明白你的主意,你这是控制民声,民声即民心,但你要明白,一旦你从讲故事开始涉足朝廷,就算做足了万全准备,也会被文武百官深深忌惮,视为猛虎,甚至于,当今陛下都会多想。”

“国公说的没错,所以我准备好这把利刃后,准备献给陛下。其实满朝文武叫唤的再猛烈,都没有什么用,只要陛下点头默许,就无人能阻止我。所以我会把这把刀献给陛下,陛下必然乐意。而他吃肉我喝汤,他不可能亲力亲为,自然就需要负责的人。”杨霜成竹在胸。

诸葛南天忍不住地哈哈大笑,说道:“我能想象出来,当你散布的文章家喻户晓,成为读书人,甚至是酒楼、茶馆每天都要观看的内容时,那些爱惜名声的官员,将人人自危,此计妙啊,妙啊。对了,你准备的文章叫什么名字?”

“名字已经想好了,就叫大隋日报!”杨霜没有继续隐瞒:“我已经命人制作固定的雕版,印刷在纸上就形成了固定的版面,只需要秀才抄录内容即可。而这二十名秀才只是开始,人数远远不够,所以还得国公安排。而且一定要低调,用陌生人来做这件事,前期不能让人察觉到明王府和明国公府的身影,避免有人从中捣乱。”

诸葛南天笑容更深,他环顾四周,这个简单的地方,将来会在京都引起什么样的动荡,就拭目以待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