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1/2)

“一个对事业很狂热的科学家,很拼命,但是又对人类心存善念。”顾屿眯起眼睛,“他应该是很多科学家形象的缩影吧。”

“没错。”费韬笑了笑,“咱们的科学家就得有咱们的样子,你还有别的想法吗?”

“冷静,理智。”顾屿干脆拿出剧本,指着其中一部分给费韬看,“剧本的设定里,邹城其实是做了两手准备的吧,失败该怎么应对,成功该怎么应对,这个角色心里有数。”

费韬轻轻点了点头:“你的方向没问题,就这么拍吧。”

费韬属于技术流的导演,主要把握故事的大方向和电影的节奏,在他看来,演员的表演本质是为剧情服务的,表演首先不能与剧情相悖,脱离了电影的基调,再出色的演技也是累赘。

第120章提名名单

“早啊,顾屿。”

“林哥,早。”“李哥,早。”

Z市地处北方,10月初的清晨,和人说话时呼出的白汽清晰可见,顾屿搓了搓手指,双脚在地面上跳了两下,感觉身体暖和了不少:“等会恐怕又要热起来了。”

“是啊。”和顾屿同组、在电影中演邹城搭档纪振威的林庆灌了口热水,“胳膊还天天疼,我毕竟上年纪了。”

从拍《1912》第一场戏开始,演员们就得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地底一套造型,太空一套造型,为了突出画面的真实感,防护服都是由专业的特效工作室设计,光是一件防护服的造价就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

而对演员们来说,这样的造型无疑是一种折磨。

防护服又重又闷,穿着它不过一会身上就开始冒汗,偏偏又不透气,穿一整天下来,脖子被压得抬不起来不说,胳膊和脚都被磨得起了泡。

不夸张地说,这样的造型连挪动都很困难,更不必说自由活动了。

可该上还是要上。

《1912》剧组太烧钱,一场戏拍下来,演员们固然觉得辛苦,可道具的修复和维护都需要设计团队来进行,一场戏补拍也需要和特效团队进行沟通。

除此之外,拍摄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原有设定被突然推翻的情况,放在其他剧组,最多只是推倒重拍而已,可在《1912》剧组,这种情况却是最糟糕的,只能和特效团队保持紧密联系,尽力呈现出最好的效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