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2/2)

张桃花骂,“饿死鬼投胎还是怎么的,家里少你吃了,昨天还吃了一大锅肉,馋虫这么快就饿得慌了。”张桃花一边数落一边给他喂一口青菜汤。

木建军缓过来,“奶奶做的豇豆包太好吃了。”

木奶奶笑道,“好吃就多吃点。”顿了一下,“慢慢吃。”

“哎。”木建军点头。

木翘翘看了她毛毛躁躁的二哥一眼,要是爹在这儿他这顿打是跑不了了。

木大河这会儿在木二河家,包子出锅的时候,木大河端着几个包子去了木二河家,两兄弟一边吃饭一边说话。

晚上八点钟,木大河、木二河、周铁头、黄安全、孙柏几个人,顾不上夜晚危险,一路下山去公社,路上遇到了梨树大队的队长。在公社办公室外面,还遇到其他几个大队的人,看来大家都很警醒啊。

看人都到了,杨大山也不废话,“发生了啥事我就不说了,这次的事儿短时间内怕善了不了,但是应该和咱们关系不大。对咱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就是小心被抓到割尾巴,还有一些不该出现的东西自己收起来,被抓到不要说我老杨不讲情面。”杨大山扫了屋里所有人一眼。

“怎么算割尾巴?”梨树大队的大队长问。

“东西都是集体的,你们养的那些鸡鸭都算,听说是一口人只能养一只,多余的你们自己处理。怎么说都养了好几年的,费了不少粮食,总不能最后落到别人肚子里去了。”

这话就说的很明显了。

“还有,咱们都是土农民,家里的娃娃该管就管,别舍不得管教。家里娃娃少的,在外面出了事,有你们后悔的时候。”说这话杨大山特意看了眼青山大队的人。

青山大队是几个大队中,每家娃娃出生最少的大队,青山大队基本上每家人三到四个娃,就没有超过五个的。这个数量,和其他家多的七八个的是少了一半。就说□□过来,夭折了不少两三岁的小娃。这几年日子好过起来,其他大队都新生了不少小娃娃,就青山大队还是老样了。

青山大队妇女生育少这个是有原因的。像李家、孙家、木家这几家算得上是青山大队暗中领头的人家,说白了根底都不错,对下一代教育抓得紧,奉行生的多不如养的精,其他人家也受影响,基本上生的都不算多。

可能就是这个原因,青山大队男娃、女娃都条件送进学校读书。女娃长大后,有了文凭,能参加工厂招工。有了工作,在外面嫁的也好,由此形成了良性循环,青山大队少生精养的传统延续了下来。

杨大山交代一兜子话,几个大队的代表才趁夜色往回走。路上,木二河几个人商量半天,中心思想两条,首先,读书的娃娃全部请假回家帮忙种田,在县城住校的三个娃明天也得叫回来;第二,家里的鸡鸭多出来的数量赶紧放锅里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