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1/1)
见皇帝有这般高的评价,那大臣和旁边伺候的太监都暗暗心惊,知道肖明成算是彻底入了皇上的眼了,只要日后别想不开造/反,飞黄腾达就是铁板钉钉的事儿。
成宁帝如此毫不避讳地表达出对肖明成的看重和喜爱,不仅是为了给世人做表率,也是出于对他的爱护。
商户偷逃税款的事情一直无人彻查是为什么?朝廷鞭长莫及被蒙蔽尚有情可原,若说地方官员都对此一无所知,那是骗鬼,不过是不愿得罪人,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但此时却有个愣头青不管不顾地戳破了这层窗户纸,少不得要有官员倒霉。那些人多年养尊处优,早已忘了天理人伦朝廷法度,一朝东窗事发,第一反应必然不是悔不当初,而是记恨捅出事来的人。
但现在成宁帝公开护着肖明成,所有人就都不敢轻举妄动,他的安危自然无忧。
这是肖明成思来想去后走的一步险棋。
他没有家世,又不愿结党,那么就只能做个忠臣。但天下忠臣何其之多,若想在短时间内脱颖而出,就必须为他人之不敢为,做他人之不敢做。
比起碌碌无为窝窝囊囊的活着,他宁愿轰轰烈烈的死。
当今皇上年富力强,颇有进取野心,喜爱的自然也是这样的臣子,所以肖明成赌对了。
晚间成宁帝去向太后请安,正巧皇后也在,闲聊时说起此事,娘俩都是感慨不已。
“恭喜皇上又得良将,”皇后笑道,“听您的意思,是那度氏又出力了?”
女人自然更关注女人,比起成宁帝欣赏纯臣,她们更能体会到的还是女人的不易。
“是呢,”说起这事,成宁帝也觉有趣,“肖卿倒是得了一位宜室宜家的贤妻,二人夫唱妇随琴瑟和谐,正如我与皇后。”
他与皇后是年少夫妻,两人曾一起度过许多艰难岁月,情分非比寻常。
皇后莞尔,“您都这么说了,臣妾若不赏些东西,倒对不住您的深情厚义。倒是臣妾隐约听说啊,那位度夫人以前在京□□声不大好,如今看来,流言果不可信。”
太后闻言嗤笑道:“嘴长在旁人身上,他们怎么说,你我怎么管得着?早年□□刚入关的几年不也有前朝余孽辱骂,说什么区区放羊娃牧马汉,怎敢登大雅之堂?如今他们的坟头草有多高了呢?英雄不问出处,那些跳梁小丑也不过徒增笑话罢了。”
又对成宁帝道:“既是好官儿,那便厚赏重用,也给天下做个表率,如此赏罚分明恩威并济,方是帝王之道。如今他羽翼未丰,皇帝你好生护着他,来日他自然也护着你的江山。”
帝后相视一笑,齐声恭维道:“到底是母后,果真见识长远。”
太后哼了声,“你们也只是巧嘴哄我罢了。”
话虽如此,脸上笑意渐浓,到底十分受用。
朝廷出了办实事的忠臣,儿子儿媳又孝顺懂事,太后的心情大好,也来了兴致,“来日那肖官儿回京述职,哀家也见一见那度氏,看看究竟是怎样一位女中豪杰?”
作者有话要说:这起案子里的角色代表了社会上四种人:
汪河自然是shā • rén放火金腰带;苏梅和弟弟的长子则是见钱眼开的小人;桂香有基本的道德理念,但当道德和亲人获益产生冲突,就可以随时放弃;苏开可以完全抵挡金钱和权力的诱惑,但唯独不能接受的是亲人的背弃,是某种意义上的理想主义者。转眼到了清明,追缴税款的事情告一段落,度蓝桦总算能歇一歇。
李嬷嬷就提议道:“夫人最近都累瘦了,可得好好歇一歇补一补,不如老奴叫厨房炖个虎皮肘子吧!”
自从被敲打过之后,李嬷嬷就殷勤本分起来,只绞尽脑汁地怎么伺候好主子,再也不敢对旁的事吱声儿。
“肘子也忒油腻了,”度蓝桦啧了声,略一琢磨,“帮我炖几只猪脚吧,要红烧的!记得帮老肖留两只。”
李嬷嬷:“……是。”感情那红烧猪脚就清淡了吗?如今夫人的想法她是越来越看不透了。
度蓝桦倒不全是为了自己:合作才能共赢,她每次获取丰厚的积分都离不开小伙伴的帮忙,所以出于可持续发展考虑,适当关注下小伙伴的身心健康也非常有必要。
她稳居幕后,好歹能偷个懒,但肖明成却逃不开:之前科举和汪河的案子齐头并进就把他折腾得够呛。后来考试结束,又是没日没夜的追缴税款,还要坚持每天下地,跟有经验的老农研究嫁接、育苗、套种……
两个月风里来雨里去,整个人就跟去xī • zàng骑行了一圈儿似的,黑瘦且发亮,有时候一连几天待在田间地头,胡子都顾不上刮,看上去非常狂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