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不是传说(1/2)
一说这个,蒋白懂了,伏城今天和黄飞鸿馆外的舞狮队交谈过,成了朋友,人家的大师傅说了他几句。语气算不上严厉,但也不是很温柔。
毕竟狮行是武行,大家都是师父手底下打出来练出来的。蒋白虽然没听清大师傅说了什么,想也知道,肯定说他体重身高不合格。
说到底,舞狮是竞技比赛,要看身体条件。1米8的篮球运动员在2米1的对手面前自带劣势,同样,1米8的舞狮运动员没法和1米7的相提并论,条件差一些。身高肯定是没法减,长都长起来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少吃。
“吃几口,没事。”蒋白拿勺喂他。什么黄飞鸿狮队的大师傅,居然敢批自己师弟?
伏城勉强含了一下勺子。“这个……真好吃,先给我留着行吗?等回北京我带几份回去吃,我不多减,5斤。”
“带回去不好吃了,你现在还小。”蒋白又喂一勺,“你还长身体呢。”
“他都多大了还长身体?”邱离忍不住了。
蒋白把勺子放下了。
“他确实是长身体呢。”邱离一秒变脸,“我妈说25岁之前都有可能长高。是吧让让?”
青让只能点头,这还能说什么?是师哥,要喂师哥。
蒋白把勺子再拿起来。“再吃几口。”
“不吃。”伏城没有丝毫犹豫,心甘情愿闭嘴。来了佛山这一趟,近距离接触岭南文化和舞狮起源,更知道什么叫守护和克制。在南方,同样有一批守护醒狮文化的人,克制着自身的欲望,不怕跌倒,就和黄飞鸿、叶问这些武术宗师一样。
不怕跌倒,是为了在桩上屹立不倒。
这一口说什么都塞不进去了,蒋白只好作罢。别人敞开胃口吃个痛快,伏城自己喝茶,也没觉得不好。直到冻红蟹上了桌,蒋白把最肥的两只蟹钳给了伏城。
“这个必须吃。”蒋白是潮汕人,最懂这个,“熟蟹肉急冻之后是甜的。”
“真的啊?”伏城半信半疑。
“真的,师哥从不骗你。”蒋白把蟹壳敲开,递到伏城嘴边。
伏城看了周围一圈,挺害臊,自己都这么大了还要师哥喂,赶紧一头吞下。“真甜!真是甜的。”
“是吧。”蒋白说,在路边摊偶尔能听到一两句潮普,很亲切。
别人都以为伏城是随口说说,可没想到他是认真的,不叫苦不叫累,每天照常去赛方规定的运动馆训练,饭量直接减少四分之三。早上两片吐司面包、两个鸡蛋,中午一盒牛奶,下午一盒沙拉。连邱离和青让都以为他是玩闹减重,万万没料到,伏城来真的。
晚上肯定饿,一杯接一杯茶水往肚子里灌。马上面临半决赛,蒋白实在看不下去,偷偷买了一份鱼片粥。
伏城正在看舞狮视频,做笔记,时不时给右腕涂一些红花油。“师哥,你来。”
“饿不饿?”蒋白把粥带过来。
“饿,但我不吃。”伏城格外坚决,“你看这个视频,这是去年的决赛,你仔细看这个狮头,看出来了吗?”
蒋白把粥盒打开。“先吃一口。”说来说去,蒋白还是不信伏城意志力多坚决,别人劝他未必,自己喂他肯定吃。
没想到这回不管用了,伏城看都不看。“你看这个狮头后面的字,写了一个‘狮’。”
“真不吃啊?”蒋白硬塞,“一口,给师哥一个面子。”
“真不吃,师哥你别塞了,等比赛完我再补。”伏城认真起来是真的倔,“以前我总是嘻嘻哈哈,你们当我是小孩儿,但班头不是随便当,我肩上有责任,不能让你太辛苦。这个‘狮’字我猜是一狮堂。”
一狮堂?蒋白想起红狮撞白狮那天,对面的名帖确实是佛山的一狮堂。
“怪不得他们阵仗大,应该是佛山最大的狮队。”伏城又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套路都差不多,我们照着他们的难度练,肯定不出错。现在……嗯,睡觉吧,明天还要去看场地。”
“一口都不吃?”蒋白努力推销自己这碗粥。
伏城相当自律。“真不吃,而且没有不情不愿,我控制自己是为你和狮馆好,我挺高兴的。”
听他这样说,蒋白放心了。比赛第一,比赛结束后再给补回来。
伏城这一次减重出乎所有人意料,连廖程明都劝他悠着点。谁知道伏城不用人催,不用人约束,单凭毅力,在半决赛前天上称,4天掉了将近7斤,先不说这里面有多少水分,重量是实打实没有了。肌肉比重比较高,掉秤就掉得快。
整个人看着薄了一些,笑起来小梨涡更明显。好在整个过程没出现不适症状。
看场地定在下午,伏家班全体出动,张一柳这几天总把自己憋在酒店客房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当真像大家闺秀。蒋白问师叔他干什么呢,师叔笑而不答。
半决赛借用一所大学的游泳馆,水上桩阵,超过水面仍旧是规定标准高的桩子,和平时训练用的一样。蒋白带着伏城到池边:“想不想上去试试?”
“来啊,老子怕谁啊?”伏城亮出了腰。蒋白托住腰两侧将人托起来,一下上桩,自己再借着伏城的腰力往上跃,轻轻松松。
“确实轻不少。”蒋白不得不承认,轻了是真的好举。
“其实还能再轻点,我怕我体力跟不上。”伏城往前跳,“你千万别心疼我,这是我的责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