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第二十九章(2/2)
“查。”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有你这句话,谢家的案子有望重见天日。”眼里闪过佩服,顾烈起身:“原本还想在大理寺多待一会儿,不过既然你也没有头绪,那我带你去见一个人。”
能让楚昭炎重用,放心把谢家案子交给他的人,至少在这件事情上是可信的。
不枉裴书才过而立之年,能位列正三品,九卿之一。
好奇地跟在顾烈后面,裴书忍不住问:“该不会是谢家的人吧?”
闻言顾烈只是笑笑没有回答,和裴书一块回了国公府。
“谢玉,谢家灭门时,唯一的幸存者。”
饶是见过不少奇案的裴书,听到这句话也做不到面不改色——竟然还真让他胡乱猜中,最不可能的可能出现了。
当年谢家一案里,竟然还有人幸存。
“哥,你这是——”
“大理寺卿,裴书。”顾烈替两人介绍,走到一边坐下,示意苏合到外面守着,任何人都不许靠近书房。
裴书从震惊中回过神,见谢玉年纪尚小,好在看上去倒是健康,并非久病之人,不由欣慰许多。
能留下一条血脉在世上,谢家的人在九泉之下,也该宽慰些。
好歹,不是满门被灭。
“谢小公子可知道些什么当年案子的内情?只要你记得,不管大小,都有可能是抓出幕后黑手的线索。”
“我自幼在外习武,并不知道家中事情,只是在出事前一个月收到过家里来信。”
“信上说了什么?”
谢玉看一眼顾荃,见顾荃表情纠结,下意识朝顾烈看去——裴书是大理寺的人,当初谢家被陷害一事,就是大理寺盖棺定论,安了一个谋逆的罪名。
尽管那时并非裴书任职,但谢玉并不信任大理寺。
顾烈察觉到谢玉不安,点头示意他照实说。
“我每年要回家探亲两次,分别是腊月和六月,回家和亲人团聚一月后再回山中继续修行,不过那时父亲和母亲在信上说家中那时可能无人在家,让我年底再回去,当时心里奇怪,却不曾多想,谁知——”
那天是七月初一,谢玉下山时听到茶客闲谈,才知道谢家满门尽数在一场大火里丧生,无一人逃出。
“那信在何处?”
裴书才开口,顾烈紧跟着接过话:“我看过那封信,并无暗号,也非藏头,只是一封普通的家书。”
要是信上有线索倒好,偏偏一点没有。
正说着话,外面传来脚步声。
裴书怔了怔,下意识看向谢玉,却见顾烈跟顾荃兄弟俩好似早知道来人的身份,不由奇怪。
“青天白日的紧闭门窗,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在商讨谋逆大事,半日过去了,有进展?”
“臣参见陛下!”裴书闻声立即起身向楚昭炎行礼,越发不敢深想顾烈和楚昭炎的关系——反正,想了也不能说。
“又来了,国公府又不是行宫,还真以为是自己家。”
听见顾荃的话,顾烈轻咳两声走向楚昭炎,朝门外看了眼,果然见严辖守在那里:“要这么快有进展,那谢家的案子也未必是值得你和我放在心上了。”
闻言楚昭炎失笑:“那就是没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