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第九十二章(2/4)
“他?他怎么那么晚进宫?”顾烈一下清醒不少,好奇道:“他那人向来睡得早起得早,这么晚还进宫,怕是——”
楚昭炎走到一边坐下,拿起刚才顾烈写的字翻了翻:“李相想告老还乡。”
告老还乡?
顾烈有瞬间没反应过来这话的意思,等回过神来仔细想,倒是能理解李寿的做法。
一是的确年事已高,都已快到古稀之年,二是他们一向政见不合,李寿和楚昭炎都很固执己见,还不如趁早抽身,载着一身清誉离开。
“那你怎么想的,这件事。”
“他既然凯欧了,我也没有不答应的道理,只不过眼下不是时候,等与羌国的战事告歇后吧,否则另寻新相,还不知道会闹出多少岔子。”
顾烈点点头,正打算问楚昭炎可有人选,一下顿住,表情有些古怪。
李寿竟然……辞官。
不由失笑,想不到李寿会这么早离开朝堂,看来,他的出现确实打乱了一部分人的轨迹,好在,没有那么糟。
“怎么?”
“没什么,你心中有人选了吗?”
一朝丞相,这不是小事,想要选一个能担得起这个重任的人,恐怕不是易事。
见楚昭炎不回答,顾烈愣了愣,试探着问了一句:“难道李相有举荐的人?朝中和他走得近的,资历够的、能力有的,我还真想不出谁来。”
“的确是有一个,和我心目中的人选不谋而合。”
不谋而合?那岂不是——
顾烈蹙眉想了想,将楚昭炎器重的人都过了一遍,突然想到一人,不由惊讶看向楚昭炎:“是吴九辛,吴中丞?”
闻言楚昭炎轻点一下头,算是回答。
吴九辛是朝廷中,最适合接任丞相一职的人,而且若是吴九辛的话,朝廷内外不会引起太大的争议。
“那看来,只等两人交接,也掀不起什么乱子。”
“未必,李相虽是忠臣,但那些依附他势力的门生,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一旦李相辞官,这群人势必会对吴中丞生出怨怼。”
“所以你登基之处,将三司、六部紧握在手里,就是避免这种事?”
两人都没有睡意,这件事情又事关重大,顾烈免得和楚昭炎多讨论几句,说起来倒是没完没了。
直到阿初送了两碗冰镇梅子汤和几盘点心进来,顾烈才想起来他还有件事情没有跟楚昭炎说,原本等到这个时辰,就是为了那封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