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9、你那点成绩算啥呀(2/5)
沪海这方面的思路,的确习惯了跟国际接轨。
换个最简单最现实的事儿吧,荆小强排练四天,演了九天。
这小半个月里,樊国飞带着给他拍了二十多条广告!
这要是进了什么体制内的身份,有这么容易吗?
这钱不得跟单位上分分?
说起来这些刚刚从计划经济中脱颖而出的商业天才们,已经对广而告之极其敏感了。
就像蒋桂章那样的民营企业家,豫南商场那个老板。
你叫他谈什么广告策划,不懂。
品牌战略,也不懂。
甚至企业形象标识系统都懵里懵懂。
但是到电视、报纸上面打广告,让更多人知道自己的产品,自己这个企业。
立马就能卖得更好。
这个浅显易懂的道理立刻就能明白。
更何况,过去一年半,荆棘之花为首的一系列广告,也在教会这些从原始积累中起步的下海吃螃蟹者。
不需要你挖空心思的去想,起码现在照着做总会吧。
当砖儿电视台天天都能看见三四个荆小强的广告。
当拿起那几份平京、沪海的主要报刊,总能看见荆小强的广告。
走进商场,醒目的荆小强代言品牌占据重要位置。
这一切都会给人强大的心理暗示,荆小强都说好,这产品肯定好。
起码在92年,荆小强可能是全国所有做产品代言的明星当中,唯一一个有挑选意识的。
从青歌会,他就不愁广告客户了。
所以从那时起他就挑。
进口品牌不做,伪劣产品不做,听起来就不靠谱的骗子行当不做,甚至连不健康的产品,这年头绝对还没这种意识的香烟、槟榔、元气袋之类都不做。
实际上他连酒类都不想做,还是樊国飞劝着求着接了几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