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金龙渡海纳八仙(2/4)
可对于赵扶余来,或者是对灌汤黄鱼来说,这样的油温就是最恰当不过的。
薄薄一层的淀粉,既是吸掉鱼皮上多余的水份,也是为了给黄鱼那已经去掉骨骼的外皮,铸就一层防护层,让它们可以定型撑住鼓圆的肚子。
接下来,就是捞起已经炸得温度极高的油,均匀的浇淋在大黄鱼上,将外层的淀粉浇出一层微微的酥壳,甚至还要让鱼皮也能有一定程度的成熟才是最佳的状态。
这就需要极高的火候控制,以及对油温的浸淫了。
用油淋的手段,利用油锅和炒勺里的温度差,来控制那一整锅的炸油,又能精细的烹饪料理到几乎毫无瑕疵的地步。
可以说,赵扶余如今展现出的料理手艺,以及举重若轻的状态,已经足够让对料理之道涉猎一二的人群惊叹了。
而如‘食之魔王’薙切仙左卫门和幸平诚一郎这两位,他们看到的则是更多的东西。
也是决定一个料理人能走到哪一步的关键料理的智慧!
因为中州和东樱两者交集不少,对于灌汤黄鱼的烹饪,他们两位自然也是有所了解,正是因为了解,所以才知道按照正统的步骤,这一步的时候,绝不是用油淋的办法来给黄鱼定型。
可是赵扶余改变了这一步,并且让这一步变得更加完美,能够让料理的品相再上一层楼。
要知道,如果是整锅油炸,即便是再厉害的高手,离开了美食细胞,也无法完全掌握油锅每个部分的温度。
甚至哪怕是有了美食细胞辅佐,便是再厉害的厨师在炸东西的时候,对于油温的瞬间温度变化控制也会有偏差。
但油淋就不同了,炒勺在自己的手上,高温的油从锅内出来后,怎么落在食材上,考验的就是料理人的控制力了。
将几乎无法改变的客观问题,转化为一种可以让料理人掌控的因素。
这就是赵扶余的智慧所在。
至于什么不墨守成规的夸赞
在料理界来说,只有老字号,并没有所谓的正宗。
最正宗的东西不是靠传承,而是两个字‘美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