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低级的造假(2/4)
如此以来,实际销售额只有200块,说谎获得的虚增销售额是800块,合计1000块的总收入就出来了。
听上去好棒的样子,这么好的财务造假手段不用白不用,简直是上市必备。
只不过,当市场上的所有公司都想这么用的时候,这个方法的效力就大打折扣了。
因为应收账款会变为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以及资本监管委员会的重点核查对象。
一家拟上市公司,或者已经上市的公司,在编制年度财务报表的时候,若从应收账款入手造假,说真的,有一点低级。
因为作为投资银行,项目组首先会问“哦,你说那个小丫头欠你800块是吧你把她找来,我们访谈一下,跟她本人确认下。”
会计师此时也插话说“对对,我们跟投行一起给她寄一个函证,让她签字画押,书面确认金额。”
保荐代表人会说“这个小姑娘无缘无故买你们800块的香蕉用来干什么她一个人吃得了这么多么不怕坏么业务的逻辑合理性在哪里”
然后券商内核委员会提出反馈问题,请企业和项目组补充落实“这个小姑娘欠的800块什么时候还期后回款计划如何现在已经回了多少”
通常在企业发生上述虚增应收账款的情况,到该项目上内核会,已经经过了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一分钱没回是不太能说过去的。若企业最终真的一毛钱都收回,且解释不清楚,所有中介的结论都会是这个收入八成不靠谱,假的
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如果想要造假,先要买通一个小姑娘,然后让她按照自己的说辞,接受投资银行的访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