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借壳的成本(1/4)
提及借壳成本,蒋一帆之前大致做过研究。
他家的新城钢铁集团虽然颓势已定,但其产品高额的市场占有率暂时不会让这艘巨型战舰沦为一个“壳”。
尽管客观事实不算太坏,且蒋一帆内心也不情愿,但习惯防患未然的他还是为此调研了下行情。
借壳成本就是如果我们自己IPo太费劲,想偷懒在二级市场上直接买一个上市公司,需要花多少钱。
常规借壳方案的成本计算如下:
交易前,假设咱们想买的壳公司市值50亿元,壳资产利润5亿元。
交易完成后,壳公司市盈率为50倍,总市值变成5亿乘以50等于250亿,且我方持股65%,那么借壳成本250亿*(1-65%)亿元。
我国每年a股的借壳成本在80亿至100亿的区间内。
但这只是理论情况,现实社会中,又有多少家公司可以一下拿出80亿至100亿的真金白银去买一个壳呢?
有这个钱,爷爷我就算是投资小白,就算不会在二级市场翻云覆雨,但也可以直接买傻瓜式的股指基金。
股指基金长期定投,持续五年以上,收益年化也多半超过10%。
80亿的10%就是8个亿,a股上市公司中净利润超过8个亿的公司不到250家,比如招商银行、中国石化、兴业银行和长江电力等。
很不幸,这类公司一听名字,就知道及时爷爷我有钱买,他们也不会卖。
在借壳上市的实际操作中,通常借壳成本在30至40亿之间,超过50亿元的壳就很难卖得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