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2/2)
蜀王一怔,神色也有些恍惚,但最终没说什么,提步出去,步伐难得有了几分蹒跚。
这世上,哪有如果啊。
————————
彼时,现在的隐王府,幕僚们都很寂静,因为他们刚刚经历过一场激烈的争吵,既在恼怒傅东离等人牵扯出太子案,险些让隐王倒台,又庆幸蜀王决断,最终坚持隐王继承大统。
君王意志如斯,太子之位稳如泰山!
如今,只是再需等一个良辰吉日。
有人提议清算傅东离,但有人反驳了。
“此时不宜,当以君上态度为尊,最是动不得。”
这样的提醒得到了隐王的认可,他双手负背,站在碧水秋阁的幕帘前面,遥望着对面碧波湖荡,良久后才说:“帝楼微雨燕,浅水游鱼出。这天下还未可知...可怕的是我什么都不能做。”
因为帝王正在看着他。
以一种危险而又复杂的心态。隐王一派极想让君王再定下太子入册大典,好让太子之位名正言顺,可让他们觉得不安的是蜀王好像没有往日那么着急了,一直隐无消息,倒是在一本正经整肃朝纲,但凡牵扯到珏王一党或者参与党争且手段不干净的都被剪除掉,手段狠辣,动辄抄家灭族,惹得文武百官人人自危,连自诩未来□□的隐王一派都安静极了。
这样的安静持续到秋华宴到来。
国之秋华,圣儒安康,蜀国自太初君上复国以来,为表祈祷天下宁定山河永固的诚心,亲选定吉日为秋华节季,也正是秋收丰食的时间,既是百姓收入丰沛,也是国家收入充足的好日子,便是民间也要烧艾碎,点焚香,杀猪宰羊吃酒,结灯起炮以庆典,而对于朝廷而言,开坛祭法历来都是国之重典之一,外加内外宗室跟各地重臣都需要亲派人到邯炀参与典庆,声势十分浩大。
其实这一届秋华宴也有点特殊,因为短短几个月就折损了两位皇子,如今太子之位将定,蜀王也刚大病初愈,天下宗室群臣本就需要表态,于是这次秋华宴办得十分浓重,各地宗室能来的几乎都提前一个月来了,邯炀内诸多华贵门庭一时人居极满,也提前彼此走访,但多是女眷,男子并不热络,因为要避嫌。
既是女眷的事儿,如今最热的无非两个女人,一是清河郡主,一个就是赵锦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