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2/2)

赵老头眼底带着青黑,也是因为昨晚上思虑太多,一下听赵珩良的手废了,一下又瞧着对方的手好像没那么严重,这般大起大落的,着实折磨人。

“我瞧着大郎这伤不像他们说得那么严重,”赵老头将好看的鸡毛放在一旁,“你说是不是镖局那边不要人了,索性把事儿夸大,再把咱们大郎送回来了?”

“话可不能这么说,”赵婆子瞪了他一眼,“你活了大半辈子了,可别那么钻牛角尖,我瞧着是彦儿旺夫,昨晚上大郎被送回来的时候,我摸过他的右手,硬邦邦的,真不能动了似的,可今儿早上我去瞧的时候,右手软乎乎的,戳了他一下,还甩手呢!”

闻言,赵老头也露出笑,“是我想得太过了,”接着又指着旁边那几根漂亮的鸡毛。

“扎两个毽子,给小花丫头玩儿。”

“我拿去洗好晾干,你忙完了就给做。”

赵婆子将鸡毛拾起来,想起小花瘦巴巴的样子,又道,“晚上我给小花端点鸡肉鸡汤过去。”

“再拿两个饼子,鸡汤沾着饼好吃着呢。”

“不用你说我也知道。”

两老口的心放下来后,干活也利索了起来,由于赵珩良是半夜被送回家的,村里倒是没人知道他回来了,更不知道他受了伤。

大家都围着王家和李家的事儿议论个不停。

“就说那马山和王岚的事儿吧,那马家到现在也没来个人啊。”

“我瞅着不像王家说的那样,有什么口头婚约。”

“那都是唬人的话,我看这马家是没诚意,王家都放出那些话了,也没个动静。”

“不说王家,李秀才定了人你们知道不?”

一时间,大伙儿都围着李秀才的事儿说个不停。

赵珩良回家的第三天,李秀才与镇上张员外大姑娘订下了亲事,李老娘忙得脚不沾地,一会儿是招待闻风而来的李家族人,一会儿又在忙着收拾李秀才进府城的行李。

王婆子和赵婆子一同去赶集,在镇上瞧见李秀才与张员外同进同出,十分亲近。

两个婆子活了那么多年,自然也有一双会看事儿的眼。

买好东西往家走时,王婆子沉默了一会儿,突然道,“我瞧着李秀才那身衣服不便宜。”

“可不,是绸缎呢,”赵婆子点头,“我听说李秀才准备去府城赶考,这么一想,他之前那般举动,看来是想让行李多一些。”

这话说得委婉,可王婆子也不是傻的,自然知道赵婆子这话的意思,她呼出一口气,带着些庆幸,将王岚说李秀才不是良人那话说给赵婆子听。

赵婆子听完后,一边庆幸票初听了大郎的话没上门提亲,毕竟那时候王岚还惦记着李秀才;一边又为王岚庆幸及时擦亮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