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1/2)

两日后,办好一切契的姚彦与赵珩良看着面前的铺子,露出笑。

“得找人打井,后院所有房顶都得重拾一遍,还有马棚,以后拉东西也方便。”

赵珩良一一记下,两口子开始忙碌起来。

他们这般早出晚归的,自然引起了村里人的注意,被询问的赵婆子也不揽着,“我们在镇上盘了个铺子,做吃食,到时候大家伙儿捧捧场。”

做的是正经生意,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

“那大郎不去县城了?”

“我和他爹年纪大了,离家近点好,”赵婆子笑道。

一时间有说赵大郎孝顺的,也有说赵大郎傻的,夫夫二人都没时间理会。

一个月后,铺子焕然一新。

而这天也越发冷起来,早上出门的时候还打了霜。

赵婆子和赵老头看完铺子后,也高兴得很,“咱啥时候做生意?”

“明儿就做,”姚彦看着铺子里的十张桌椅,他要卖汤锅子。

汤料也是姚彦精心制出来的。

蔬菜从家里拉过来,汤锅分三种,一种全素汤,一种羊肉汤,还有一种是肉汤。

可以打包带走,也可以留在这吃。

铺子名为“味取名饭馆。”

在铺子外面挂了张帆,上面写了这秋冬卖的汤锅。

这天晚上姚彦和赵珩良住在铺子里,春蝉也在。

“小妹也不能跟着咱们在这铺子里待着,”临睡前,姚彦说起春蝉的事儿,“肖大嫂那边不是收女学子吗?送小妹去识字如何?”

赌坊肖大哥的夫人可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听赵珩良说,肖大哥那眼睛就是为了救肖大嫂伤了的,典型的英雄救美,又抱得美人归,还有了三个孩子。

肖大嫂也是镇上唯一的女夫子,不过为了安全,肖大哥特意给肖大嫂在家门对面置了一个小院子,为的就是方便肖大嫂教人。

“我倒是没意见,”赵珩良抓着姚彦的手摆弄着,“明儿问问小妹,爹娘那边肯定没意见。”

结果第二天早上准备食材和汤底太忙,午饭时肖大哥夫妇带了不少弟兄来捧场,引得镇上人好奇不已,加上那飘香好几里的汤味儿,傍晚除了中午吃了还想吃的人外也增加了不少生客。

“我带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